立即捐款

狹窄的路.社福生態

(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圖片)

自由,大家也知道是「好的」。然而,沒有規範的自由,又是什麼呢?它仍然是自由嗎?還是應該換上另一個詞語呢?沒有管制的自由,沒有制衡的自由,是否應該被形容為「放任」呢?身處在「自由的勞工市場」的同工們,你又有沒有一刻感受到「自由」呢?還是你是感覺到非常的不自由,好像不段服限制呢?為什麼稱為「自由」的勞工市場,我們卻感覺自己的生活被受限制呢?到底是「勞工」自由,還是「雇主」自由呢?自由令我想起一筆過撥款制度,亦反思了自己的經歷。

社福界的生態

完成上一篇文章之後,一直也在反思自己的學習生涯,特別是提到報讀「社工」課程的原因,以及選擇繼續進修的決定。自副學士畢業以來,一直也是從事社會福利有關的工作,或許就是因為副學士畢業,因此感覺要再繼續晉升,是十分的困難。在讀碩士班的時候,也遇到一些跟我背景相似的同學,也是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的學生,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需要繼續進修,並希望因此在工作的環境之中可以獲得改變。然而很多身邊的朋友,或是我們同學之間也有疑問,到底是否完成課程就有機會「晉升」呢?或許我們也知道並不是,只是如果沒有完成碩士的課程,就連機會也沒有,因此大家也很珍惜這個進修的機會。

然而愈是走近,卻愈見無助,成為一個正式社工之後,更見社福界內的問題,以及業界內的種種壓迫。在機構工作,經常聽到同工表示:「如果你係邊個邊個,你可能都會咁做決定。」同工見到的是管理層的無奈,我卻見到的,是在制度內的不自由。有時也會去問,到底我們社工是在「服務中心的使用者」,還是在「服務那些資源提供者」,在忙忙忙的時候,在追逐數字的時候,苦了同工,也苦了服務使用者。

而「資源」與「職位」的不斷萎縮,看不到向上的流動,做了幾年的「社會工作助理」,有時也會期望自己可以更上一層,然而最害怕的,就是當你走上了管理階層,你就會愈不自由,愈要向現實低頭。曾聽過有管理層,也真實地看見過一些主任,收到資助者無理的要求,也只能和顏悅色地接受,要去說「不」,其實很困難,需要很大的勇氣。為了數字,什麼價值尊嚴也要放下。然而晉升的機會有嗎?卻好像愈來愈少,很多時候機構投標與實際聘請就是不同了。心情其實很矛盾,亦為自己的未來著急。

自由與放任

在初中時代已聽過,「自由市場」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大市場小政府」是香港的成功之道,然而活在今天的香港,我們真的自由嗎?還是只體會到什麼是「小政府」呢?而有資源、有財富的人是否才是最自由的一群呢?他們是否已經可以用手上的資源,去控制社會上的所有東西呢?

或者這樣去講,我們也會有點失落。然而反過來思考,作為與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一群並肩的社工們,當看見服務使用者,看見自己的服務,處於這樣不利的位置之時,我們更需要的是團結反抗,特別是不再只討論「一筆過撥款」的問題,而業界應該有更多對這個制度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