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建構更理想的社會模式 — 共享城市

建構更理想的社會模式 — 共享城市
鄒崇銘、黃英琦、阮耀啟主編
2014,印象文字,全二冊

近年網上興起了不少配對服務,配對的不再是單純的貨品買賣雙方,又或是單身男女,而是一些閒置的耐用品,如汽車,甚至是住所。這些嶄新的資源運用方式掀起了更多人對另一種社會模式的想像。除了購買>擁有>使用外,我們可以有一種無論對使用者和環境都更有利的生活方式?

人類社會自出現以來出現過多種不同的形式。科技的進化,農業的發展,讓大部份處於氣候温和地區的民族由不斷遷徙的部族形式走向定居的小農社會。但亦因著人口密度的增加與及大型建設﹙如灌溉系統﹚所需的人力物力,中央集權的系統隨之形成。君主專制的情況一直持續,直到中產階級的冒起,才打破了權力的集中。在過往的數百年間,世界各國提倡及實驗過不同的社會及經濟形式,共產主義被證實只是一個不能實現的夢想,而資本主義則在被討論,嘗試,成功,以至大行其道之後,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思。我們要問的是,究竟還是否有更理想的社會形式?

共享社會所希望達到的,是彌補資本主義社會中價值的缺失以及資源的浪費。本書重覆提到了一個例子:家用電鑽終其一生,絕大部分時間皆只是塵封在雜物房中。每個家庭擁有一部電鑽,顯然不符合成本效益 / 美國家庭擁有的電鑽,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平均只會使用 6-13 分鐘,因此互相借用較各自擁有更具效益。(1) 這是一個減少資源閒置的安排,既然這件工具的擁有者並非經常需要使用,且它又不易在使用過程中被損耗,多人共用一件比起每人各有一件自然更有成本效益。

當然,如果以上是惟一的考慮的話,今天我們的社會能夠共用的資源就不會那麼稀缺。共享資源﹙又或是大部份的公共資源﹚建基於擁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一項物品不再完全屬於單一的個禮,而共同擁有的資源,使用時間或次數的比例也與擁有者之間的權益比例無關。這自然會衍生了各種經濟學家熱愛探討的問題,如agency problem 或 externality 。就好像一個魚塘,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此捕魚,很快整個池塘將會一條魚也沒有,因為人人將會爭先恐後地希望得到最多的漁獲。

要讓共享社會行之有效,市民之間的相互信任將不可或缺。在部落社會,參與者的數目有限,這種狀態靠著緊密的人際關係紐帶所維繫。但在現今人數動輒以十萬計的城市環境,陌生人無時無刻都在你我身旁,要做到每個人都自律地不濫用資源,需要的是價值觀上的調整,讓市民相信這樣的做法能達致雙贏的局面。價值觀的轉變,需要漫長的時間,對下一代的教育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將共享社會的理論框架付諸實踐,以行動証明它的可能性。將這些成功的例子向公眾分享與推廣,正是本書所想要達到的目的。

Note:
1. 鄒崇銘、黃英琦、阮耀啟主編,共享城市(上),p.30-31

延伸閱讀:
既然資本主義充分展現了人類貪婪,為何還要守護它?—— Ayn Rand, Capitalism: The Unknown Ideal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