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金錢圖騰

Paul Gauguin,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98, oil on canvas, 139.1 x 374.6 cm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過去,宗教一直指點人類生活方向。一個集體想像的神和實在的宗教組織,對於人類找尋生活意義都有莫大的幫助,就算是道德和人倫關係至上的中國傳統社會,也不能缺乏道教和佛教的心靈補充,甚至連無神論的共產國家,人們也會將毛澤東的頭像當成神明去拜。

然而,人類以科學和理性殺死上帝後,我們失去了生活的指引,而且甚麼也不信,生存的恐懼便油然而生。很多哲學思潮在這時候冒起,如存在主義、超人學說、共產主義(雖然是唯物論,但也為生活提供方向)等等,但是這些思想成功取代了本來由宗教所填充的心靈空虛嗎?對部分人而言,這些哲學思潮對生活確實是有幫助,但這樣思想只是流行於受過教育的人而己,那麼知識水平較低、受過教育但不接受新思潮、還有發現那些思想在生活仍有不足的人呢?他們的心靈仍然出現缺憾。

當左派的革命理想徹底失敗後,這時候世界有一種新興的宗教急速冒起,那就是金錢。以前人類生活並非沒有金錢,但新自由主義勝利後,金錢入侵了我們的幾乎每個生活層面。很多人說,金錢是萬惡,但這一篇文章不是以道德或情感的角度批判「金錢圖騰」,而希望客觀地分析「金錢圖騰」何以在心靈不足以指導人類。

首先,何謂宗教?宗教有兩個最重要的條件,一是「集體相信」,二是「解決死亡的恐懼」。有關「集體相信」方面,根據哈拉瑞所著的《人類大歷史》指出,人類在某段時間,出現了「認知革命」。人類有能力地集體相信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主宰命運的力量。這種能力使我們共構出一個想像體,例如上帝,而金錢正正是人類的想像體之一。為何我們相信一張金牛是值港幣一千大元?這明明是一張沒有實際用途的紙,但所有人都相信它有價值,所以它有價值。這一方面,金錢確實有宗教的特色。

有關「解決死亡的恐懼」方面,宗教何以指點人類生活方向?就是解決了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人類對生存的疑問一共有三點:「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為何要活?我們死後會怎樣?」其實最後一點才是最重要,因為死後發生的事決定了人類如何去活,並決定了我們來到這世上的原因。當我們解釋不到死後會怎樣,現在的生活便產生恐懼,然後質疑我們為何而來,繼而懷疑自己整個生命。然而,在這一方面金錢卻不能勝任宗教的角色,故此金錢只能說是原始宗教,像圖騰崇拜。

客觀地說,金錢對於人類在現世的生活提供了方向:不斷改善生活,追求更多的錢。這也是一種生活的目標,而過去的宗教不正正為人類提供了生活的方向嗎?「若想生活過得有意義,人類必須有一個目標」,就這個層次而言,金錢可以取代了宗教和哲學思想,為人類在生存的黑暗中,提供一座照亮大地的燈塔。事實上,正因為對金錢崇拜,讓它進入生活每一個層次,而這圖騰有注重現世的傾向,使我們今日的社會在物質上和科技上都是以幾何級數地進步,超越了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成就。

金錢的圖騰崇拜,使人類更有效率地分工,每一項的專業越來越仔細,將人類的生產力提升到史無前例的高。若果每一個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金錢,生活有了指標,心靈的問題便解決了。

然而,事實證明了另一個極端:人類的心靈越來越空虛,追求金錢解決不到心靈空虛的問題。人類殺死上帝後,金錢取代了上帝,但是這個圖騰始終專注於現世,卻沒有解決到「我們死後會怎樣?」的問題。現代人甚麼都不相信,有很多甚至連錢都不相信(別誤會,他們認為錢對生活重要,但不是主要,故不會瘋狂地追求錢),必然出現存在的危機感,在精神上產生恐懼和不安,使生活頓時失去意義和動力,這就是所謂的心靈空虛。

人類總不能回避心靈空虛,而這現代人回應的方法是逃避,沉醉於肉體的快感,對所有事都上癮:性愛、毒品、網上垃圾資訊、電玩、美食、旅行、外在美(尤其在性徵方面)…現代人不知為何而活,對生活和未來充斥恐懼和不安,最保險的方法還是跟著主流價值,買車買樓生仔。然而,到了某一日,才發現這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自己已經擁有的所有變成負擔,回頭也太遲也太難了。

有些人希望以長生不老去解決死亡的問題,故投放了很多資源在延長生命和不死的研究上。然而,我能斷定,只要人類未能填補心靈空虛,長生不死只會將心靈的痛苦永恆地延續,這比死更可怕!

金錢圖騰的崇拜注定使現代人心靈空虛的第二個原因是,金錢令人自私。有心理學研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只需要將金錢在當眼位置,研究對象的行為馬上變得較自私,即使他/她明知道錢不是屬於自己的。這就是金錢圖騰的法力,比起耶穌在水上行走更加有威力,影響更深遠,也許解釋了為何金錢扭曲我們所珍重的價值:親情、友情、公平、民主等等(可參考Michael Sandel的《錢買不到的東西》)。現代人面對前所未見的貧富懸殊,除了有政治和經濟結構的因素外,還有金錢使人自私,不願分享合理的部分財富予世人,執著於本來不屬於他/她的、而且是過多的金錢。縱使有些富人的心靈提升達到某水平,也只是願意死後捐出所有財產。香港之所以歌頌Bill Gate死後捐出身家的善舉,只是因為香港的富人太過不堪入目(請注意,我不是仇富,我只是描述我觀察到的仇富現象)。

人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心靈解放是屬於個人的事,但沒有他人,我們的心靈便永遠被困。心靈感到痛苦的原因是我們太執著於自己,不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得不到一個較客觀的認知。此外,分享和無條件地幫助他人往往是人類最大的快樂之源。故此,自私必然有礙於心靈解放,使人不懂為別人設想,也不會分享。金錢圖騰加強了自私,人類的心靈只會永遠出現缺憾。《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體諒別人的慈愛之心,是心靈解放的第一法門,幾乎所有高級宗教,都強調慈悲心,這對於人類找尋生活意義十分有幫助。

電影《華爾街之狼》中有這麼的一幕:當主角被問到清醒的感覺是如何時,他答:「很沉悶。」當人類以理性和科學殺死了上帝,同時揭示了更殘酷的現實。生存是痛苦,這是人類的悲劇。新興的金錢圖騰崇拜,為人類解決了現世很多問題,但死亡的恐懼仍然未能解決,心靈仍然空虛。現代人甚麼都不信,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

作者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