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錯將毗鄰作天涯 — 南亞小店的地道街坊故事(上篇)

文:賈思晴、唐憲鋒

南亞雜貨小店在香港並不罕見,在屋邨街市的邊角,或是舊商場裏,各區都不難見到這種小店;店裏或是大包小包,或是瓶瓶罐罐,各種貨品堆疊到天花頂,包裝寫上看不明白的文字,店裏的南亞店員說着聽不明白的語言,有時還飄着似有還無的陌生香氣,彷彿一道門檻之隔,便是另一重世界,毗鄰若天涯。

P1120063

落地他鄉 重殖故土

葵星廣場巴基斯坦雜貨店,就是這樣的「神祕小店」,而店主Mohammad Arif落戶香港的故事,卻讓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自從由巴基斯坦來到香港投靠親戚後,Mohammad在葵青區已經居住了28年,育有2個兒子和2個女兒。曾仼職跟車和地盤工人的他,過著勞碌奔波的生活。直到7年前從朋友處接手這間雜貨店,也可說是打工捱出頭,榮升「老細」,生活便安定起來。

Mohammad說,自己開店的好處是時間運用比較彈性,如當天有事做則可以提早關門。主要客群都是來自的南亞少數族裔,不到500呎的見方店面,擺滿這些南亞街坊最常購買的主糧,如豆類、印度米和麵粉,還有不能少的各式香料。

葵青區是南亞裔聚居的一個小社區,應不愁沒有客人光顧;但說到經營狀況,Mohammad卻用半鹹淡的廣東話說:「麻麻地。」他表示,店鋪始終位處商場內,人流有限,平常人並不會特意走進商場,所以生意比較平淡。除了店鋪日常買賣外,Mohammad還會接受附近居民訂單,在下班時間給他們送貨。大部分顧客來到都跟Mohammad閒話家常,就像朋友一樣,可見他們的關係很深,可見小店亦是葵青區內,連結巴裔街坊的一道橋樑。

P1120063
(兩位貓店長沒有名字,只要Mohammad叫「貓」,便即時on call。全靠牠們,之前膽敢日間橫行的老鼠都無影無蹤了。)

雖說小店位置不好,但筆者到訪的一個小時內,都有5、6位顧客來訪,加上面所講的訂貨,小店就這樣支撐著這落戶香港的巴基斯坦家庭。今年,Mohammad兩個女兒都考完了DSE,兩個兒子就還在讀中學。

由荃灣返柴灣……返學?

細問之下,Mohammad卻講起4個孩子都是在柴灣讀中學。荃葵青是老區,學位應該很鬆動,為何要幾個孩子這樣舟車勞動呢?原來是為了讓他們在一所傳統的穆斯林學校學習。Mohammad和剛好在店面幫忙的小兒子都穿著傳統服飾,似乎也可見這個家庭對宗教的執著。雖然現在不少學校已經推行種族與宗教的融合教育,但Mohammad認為,這始終不及推行伊斯蘭教育的學校正統。其他街坊說,較年輕的穆斯林家長,這方面反而比較寬鬆了。

現在香港市道不好,若果巴基斯坦市道上揚,會回去嗎?「唔會啦,要陪伴她們長大的嘛!」言語間滿是喜悅。

(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