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養兒育女毋忘初衷

有人說香港是經濟城市,香港人都是經濟動物。不知是否因為如此,上興趣班不為興趣,而為進入名校;學習不為求知識,而為取得好成績。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獲得一份「好職業」。

不正常成為正常

很多不正常的事情在這種模式下變得正常,K1執筆寫字,K2默書,K3測驗,學兩文三語不夠,課外還去讀多門外語。坊間有不少兒童日語、西班牙及法語班等等,收生對象甚至有低至幼兒者。興趣班要多上,比賽要常去,目的只有一個—「收集證書」,這樣才可以在叩門時過五關斬六將,入讀名小學。幼兒的正常發展軌跡呢?「唉﹗這個顧不上。」幼兒消化得來嗎?「嗯﹗這個不要緊,叩門成功便足夠。」成功叩門成為了這些「學習活動」的唯一評量指標,其他原本應有的預期效果對不少家長而言並不重要,橫豎進入小學後又是另一種「玩法」。

最慘的是孩子

進了小學,又開始另一場比拼遊戲。不少公營學校均響應教育局號召推行「一生一體藝」,作為全方位學習措施之一。學生要被迫學習一項運動及一種樂器,並訂下目標參加樂器考試或校外比賽。曾在參觀一所小學時,聽到老師說「現時識鋼琴已沒有優勢,要識其他樂器」,又是另一個上興趣班為入名校的故事。學術方面又如何?劍橋英語及奧數已經進入不少小學,學校更選定「有潛質」學生,加以「哉培」參加考試。有人會說,這是學校及家長的雙羸。學生校外表現優秀,既為學校爭光,又可以增加孩子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其實,這是徹底的三輸局面。這些「學習活動」無可避免要消耗教師的工作時間,若不影響正常教學工作,則肯定影響個人及家庭生活。學校在體藝及學術上的「加碼」舉動,往往令家長因擔心落於人後而進一步「加碼」,徒添無為壓力、心神及金錢。損失最慘重的通常是孩子,他們大部分情況下沒有選擇的空間,被老師及家長牽著走。無論有沒有興趣及動機,均受指示/令參加,日程完全「爆滿」,一點點空閒時間是奢侈,留白或者發呆更是妄想。更慘情的是表現稍有不符期望,便遭責難。

理想與初衷?

或者,稍有耐性的老師及家長會苦心婆心地解釋﹕「都是為你好,讓你可以升到好學校,找份好工作」。難道這就是你們成為教師的理想?生兒育女的初衷?

我還記得孩子出生時,對他只有一個期許﹕健康快樂成長。相信大部分父母都與我一樣,只是今天忘了初衷。生存在這個充斥著「羸在XX前」的社會,實在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許,要改變社會便要抗拒被社會改變,並時刻提醒自己及身邊的人,毋忘初衷

圖片:Jeremy SAL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