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際青年日——香港少數族裔青年

文:張鳳美(香港融樂會總幹事)

聯合國自1999年起將每年8月12日定爲國際青年日,關注青年對社會未來的影響和參與。聯合國對「青年」的定義爲15至24歲之人士。根據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本港少數族裔人口結構較年輕,撇除外籍家庭傭工,有19,536名少數族裔青年,佔全港少數族裔人口約10%,是極有潛力的一群,他們所面對的正是2016國際青年日關注的消除貧窮問題。

根據2014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南亞裔貧窮率高達22.6%,比全港人口貧窮率的15.2% 為高。同時,少數族裔就學比率偏低,不利於解脫跨代貧窮。南亞裔19至24歲人口的就學比率偏低(26.4%),其中巴基斯坦及尼泊爾的就學比率更只有22.7%及14.2%。少數族裔的教育經驗挫敗感大,語言隔膜加上缺乏有效中文為第二語言支援更令少數族裔學生升學無門,輟學情況較普遍。提早輟學投身勞動市場亦令年青一代長遠難以擺脫跨代貧窮。香港融樂會接觸的少數族裔青年中,不少因爲教育制度缺乏合適的中文課程及支援,而走了迂迴曲折的求學路。

如巴基斯坦藉的香港少女Shamaila,她是七姊妹兄弟中的老大,而她家的求學辛酸史始於她和大妹。當年,Shamaila父母對怎樣游走本地教育系統、為孩子找學校全無經驗,又欠缺資訊與支援,不少學校拒收Shamaila,最終,她入讀一所少數族裔學生居多的英文小學。直到今天,Shamaila仍後悔未能早一點開始學習中文。現年21歲的Shamaila未完成中五便輟學。「輟學是因為當年看不到多讀幾年書,會對自己的前途有甚麼用。但回想起來,這其實不是當時年紀應做的選擇。」Shamaila 家因爲缺乏社會資本和支援而面對種種教育問題,他們的經驗很多少數族裔也經歷過,缺乏選校資訊,不清楚香港社會對中文能力的要求,輟學對前程造成的限制等等,加深了跨代貧窮的循環。

對青年而言,讀好書入大學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去進修,是日後投身社會前其中重要的一步。可是不諳中文的非華語中六畢業生,在按照自己的興趣及志願選讀本地的大專課程時卻困難重重。現時大學聯招接受「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資歷」,變相降低入大學的中文要求,但即使學生在這些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他們的中文水平亦不足以在本地社會或勞動市場中順利以中文溝通;即使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有多出眾,亦因中文的隔閡而不能得以發揮。

如在本港土生土長、從小經歷香港教育制度的城市大學巴基斯坦裔本地畢業生馬偉傑,在出席2015年的扶貧高峯會後撰文表示:由於很多學校只向少數族裔提供低程度的中文教育,不管少數族裔如何努力,小學,甚至中學畢業時中文水平仍處於小學二、三年級的程度。他表示:「我們很多人都主動努力學習」,更寄望同儕「能夠克服語言障礙,向那些懷疑我們的人證明天分、能力和決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見到更多成功的土生土長少數族裔人士能擔任社會不同的職位,發揮自己的所長。」

現時15歲以下的少數族裔學童約有44,320名,佔全港少數族裔人口約22.5%(2011年人口普查),政府須為這未來一代提供適切支援,提升他們的才能。中文能力是少數族裔升讀專上課程及融入社會的關鍵,香港融樂會接觸的少數族裔香港青年中不乏願意學習中文及樂於貢獻社會的。教育是紓緩跨代貧窮的重要途徑,政府應早日認真處理少數族裔在教育上遇到的問題,對症下藥,提供有效協助非華語學童的學習措施,根本解決少數族裔跨代貧窮問題,讓少數族裔青年能有平等機會,參與香港社會事務,推動創新和經濟增長,打破跨代貧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