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警告:此條例可能會剝削市民自由和權利

圖片來源:libertymaniacs.com

文:張居輋

在世界各地,不少政府以健康為由去標籤、監控、管制包裝食品和其他商品。

uncensorship 認為政府推行這些政策,某程度上為市民的健康著想;但實際上,政府是假定市民沒有思考能力,並且加強對民間的操控。有見於此,uncensorship 在街頭訪問了一班市民對於在食品上加入警告標籤的看法,有受訪者就道出了一個重點:無論包裝外表如何,購買、進食這些食品都是生活習慣一種,警告標籤的作用確實不大。同樣,既然吸煙都是生活習慣一種,那政府在香煙包裝上插入警告字句、加大嚇人圖像的用意何在?

香港政府的公共衛生政策素來都是見風駛舵:國際組織下頒一個指引,香港政府便要緊隨「國際步伐」,完全不用看實質研究數據,交了貨就算。例如去年政府成立的「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於今年初提出引入外國對鹽份、糖份的「交通燈」標籤制度,先讓業界自願參與,從而為業界提供誘因,牽頭減低食物中的鹽糖含量。委員會的提議是為了和應世界衞生組織去年的建議,促使全球在十年內將鈉攝入量相對減少的目標。

奇怪是,自2008年開始已經有研究質疑高鈉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並且發現低鹽的膳食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復發、甚至死亡的風險;另一於2011年發表的研究,指出不論是高鹽還是低鹽的膳食,均會増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研究以2700微克為攝取鹽份的上限,另有研究卻以10000微克為上限,由此可見,學術界對鹽攝取量的標準尚未有一致的定論。何解世衛仍舊對這些研究結果置若罔聞,執意要各國政府推動低鹽飲食,自行為攝取量訂下指標?何解港府仍要順從「國際醫學權威」的意見,硬要業界和納稅人埋單,成立一個連名字都引人發笑的委員會?

f333

英國的交通燈標籤制度

衛生事務委員會今次建議新款的香煙封包,把健康忠告圖像的面積由50%增至85%,也是和應世衛平素煙包(plain packaging)的指引;泰國和印度亦於2014年推出的控煙政策,把警告圖像的面積增至85%。可是,健康忠告圖像和字句的長遠成效曾被學術界質疑,原因是不少支持其成效的研究都是一次性而非縱貫性(longitudinal),並沒有切入研究健康忠告的訊息能否長期減低煙草需求,另有研究甚至指把香煙包裝改為平素包裝的效果只能維持約一星期。

此外,對於圖像能否驅使消費者改變吸煙的習慣,不少研究都沒有去量度實際行為上的改變,反而只是透過參與者自行主觀地量度自身戒煙的意欲;由於意欲和行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故此健康忠告圖像及文字的實際效果存疑,難怪有受訪者明言只把香煙封包上的圖像當作卡片儲存,不為嚇人的圖像所動。至於為什麼衛生事務委員會建議圖像面積一定要增至85%,同樣是沒有科學實證支持,除了是為跟隨泰、印兩國的「國際步伐」之外,箇中原因實在令人費解。

其實在一個資訊流通的年代,不少市民早已暸解包裝食品或是煙草產品的成份,市民自己亦有責任去了解商品的特性,政府不可能把大家當成無知愚民。權衡利害之後,市民對包裝食品或是香煙仍有需求,這樣簡單的市場供求現象,還有甚麼好管的?政府以半桶水的科學理論為由,管制自由市場的運作,還要納稅人、業界、消費者去支付政策成本,實在說不過去。

科學是人類製造出來的工具,研究結果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事實,而是透過樣本和數據推測出來的學說。然而,政府對國際組織的盲從、對科研結論的迷信,最後要承擔後果的,卻是一班小市民。假如政府誠然為市民的福祉著想,自命為人民的「慈母」,與其跑去標籤、管制一堆「可能」會影響健康的商品,倒不如在條例和法案加上「可能會剝削市民自由和權利」的標籤,好讓市民提高警覺,有所防備。

街頭訪問片段:

uncensorship.org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