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姚松炎當選──打破建制壟斷以後的啟示

今屆立法會選舉,有不少出人意表的爆冷結果。其中,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建測規園界」)的姚松炎便是其一。姚松炎於2015年區議會選舉中,在港島南區置富選區,以些微的500票左右,輸給尋求連任的當區區議員。今次立會選舉捲土重來,壓倒尋求連任的謝偉詮,以及前建築師學會會長林雲峰,以2400多票成功當選。

「建測規園界」的選民包括了香港建築師學會、測量師學會、規劃師學會和園境師學會的會員。在今屆的選屆中,一共有7371位選民,比上屆多出500多人。這個界別一直以來都是由建制派所壟斷。而且歷屆的當選人都有學會背景。事實上,自回歸以來,所有的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議員,都是建築師學會或測量師學會的前會長。但姚松炎既非任何專業學會的前會長,亦非如一般學會成員一樣全職從事專業服務(姚是大學教授)。因此,今次姚松炎當選,除了代表非建制派搶灘成功之外,其實更關鍵的一點,是他打破了學會的壟斷。

既然如此,我們可否將姚的當選解讀成學會會員,對所屬的專業學會已經產成離心力呢?這個情況我認為並不能夠排除。回歸以來,每次當選的議員都是學會前會長的現象,很容易明白。原因之一,是會長在任內和學會成員,必定已經打好良好的關係。因此,這些人脈很容易就可以轉化成功能組別中的選民基礎。因此,「外人」要打入這個圈子,雖並非完全沒有可能,但圈中人至少有一定的優勢。

姚松炎既然以學會「素人」的角色參選,行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聚焦專業人士和學人的社會面向,提出多項倡議,講規劃和環保保育並行,講社區參與,講「在地」行動,講共享城市、共享經濟等等。這個做法,可以將集中他身上的一些,和學會參與度有關的攻擊,轉化成長處。筆者本來亦對這個消極的打法,有一定的保留。畢竟,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中的選民,有不少都是比較資深的專業人仕,這個策略對他們來說,未必很吸引。然而,政治往往出人意表,從姚松炎最後當選的這個現象來看,「建測規園界」中的專業人仕之中,專注商業化和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傳統主流思想,已經一定程度轉移至重視專業人仕社會責任的本位之上。

專業人士和公共學人,是公民社會的重要環節。現在議會之中多了一個有這樣身份的議員,代表界別中的選民認同專業人仕要為社會發聲,甚至主動提出倡議。學會和議會議席的關係被打破,長遠來看對學會百利而無一害。沒有了政治的枷鎖,學會可以在社會議題上更自由的表達意見,不用怕得罪政府或財團之後,在選戰中被報復。而且,姚松炎的當選某程度上亦是學會成員的民意,專業人仕並非要事事中立,而是可以,甚至更應該就一些和專業有關的社會議題,如城市規劃、建築空間等,主動發表意見。學會其實大可以視今次選舉結果為指標,甚至民意授權,改變既有的角色和態度,這樣未嘗不是一個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