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雷動計劃展現公民社會力量

選舉過後,照例有人歡喜有人愁,不過和以往不同,今次很多政黨都把自己的失利歸咎於雷動計劃,批評計劃打亂他們的部署,漠視選民自由意志,弄巧反拙,令原本有機會勝出的人落敗。

首先,當初爲何要有雷動計劃?今屆立法會選舉,中聯辦窮洪荒之力,誓要剿滅立法會内的反對力量,好讓政府任意通過各項違背民意的政策。面對建制派龐大配票機器,民主陣營竟然像一盤散沙,各自爲了利益考慮而拒絕協調,出現了幾乎是建制派兩倍數目的參選名單,大大分薄票源,議會關鍵否決權岌岌可危。在這情況下,雷動計劃作爲市民的自救行爲,實屬迫於無奈,政黨不應責怪市民打亂他們的選情。

如果民主黨可以指揮支持者分區配票給自己兩個超區候選人,政黨就不能批評雷動計劃漠視選民的自由意志。雷動計劃讓選民取回主動權,正正體現了選民的自由意志,不希望任由政黨擺佈。其實在沒有雷動計劃之前,選民早已懂得利用策略投票達到整體最有利的效果,2012年立法會選舉泛民在新界東取得6席,就是選民自發配票的完美示範。雷動計劃吸引逾四萬人參與(這還未包括沒有正式參加計劃但從家人朋友得知而跟隨的人),更收到大量熱心市民的捐款,證明選民非常認同此計劃的理念。

單以成效而論,雷動計劃的功勞也不應被抹殺。非建制派在地區直選中奪得19席,比上屆多一席,雖說不上是什麽重大勝利,但在今次非建制名單碎片化的情況下仍有進賬,已屬難能可貴。至於個別參選人得失,背後有很多其他因素,不能盲目歸咎雷動計劃。以新界西爲例,朱凱迪取得出乎意料高票,全因他的個人感染力,雷動從沒建議配票給他;不在建議名單上的李卓人、馮檢基等,根本一直都在民調落後,所謂「弄巧反拙」、「由贏變輸」不知從何説起。至於黃毓民和黃洋達,本應屬被雷動計劃拯救之列,奈何他們所屬政黨自絕於計劃之外,還要派人惡意攻擊,以致得不到參與者的支持,可謂與人無尤。超區鄺俊宇得票過多,導致黨友涂謹申幾乎落敗,很大程度是因為民主黨在最後階段大力為鄺催票。

儘管雷動計劃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卻是香港公民社會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意義非凡。接近二十個民間組織走在一起,動員過百義工,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號召數以萬計市民參與。雷動計劃成功建立了一個公民平台,成爲政黨以外一股抗衡建制的力量。非建制政黨實在不應以敵視態度對待雷動計劃,而是應該思考將來如何與公民社會合作,互補不足,齊心抗敵。

思言行 - 慎思敢言、以言赴行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