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雷動掃盲系列之一:釐清常見謬誤

文:賀穎傑@前線科技人員

先把重要的話放在前頭:筆者認同策略投票的需要,亦感激戴耀廷教授及一眾義工的努力,本系列文章旨在探討今次雷動計劃在執行上有什麼未完善之處,並提出建議於將來改善。

選舉過後,對雷動計劃的評價正反雙方都有,但筆者發現,有些基本概念並不是每位評論者都能掌握。因此,筆者認為有需要先作釐清,透過以下四個問題,希望能有助大家了解雷動計畫的基礎及解答坊間一些常見謬誤。

「策略選民」指的是誰?

策略選民是雷動計劃的基礎參與者,但其實好多人都搞不清楚,使用「策略選民」這個詞可以有多達三種意思:

加入雷動聲納,最核心積極參與討論及投票的人(據戴教授於電台所指,約四五千人,但扣除一些專誠搗亂的人,真正參與數字可能一半不到)。

加入雷動聲納,並表示自己會按策略投票,但沒有參與討論及投票的人 (據戴教授於電台所指,約四萬人)

沒有加入雷動聲納,但從傳媒或網上得知雷動推薦名單,並跟隨投票的人(根據超區的結果,可能多至40萬人 )

考考你:請問以下句子中所出現的策略選民是指以上那一種?
雷動聲納表示,在九龍東,八成「策略選民」不願意投黃洋達
雷動聲納於星期六晚將投票指示傳送給「策略選民」
很多「策略選民」都在收集所以資料後,於晚上才出來投票

答案很簡單,就是順次序。

正因為「策略選民」一詞意義模糊,在訊息傳播的過程中很容易做成誤會,錯誤引導受眾。

「策略選民」如何制定決策?

進一步要留意的是,由於三組人的組成不是隨機而成(random sample),所以 B 的意見其實不能代表 C,而 A 的意見也不能代表 B,換句話說,A 的意見跟 C 的意見是毫不相干的,甚至很可能是相反的。

舉個實際例子會更容易理解:要成為有份決定投票策略的一員(亦即是上文的 A 組策略選民),除了要主動安裝雷動聲納之外,更需要於九月三日(星期六)晚上八時開始分區進行討論,以決定推薦名單。但由於討論區有一定數量的搗亂份子,討論過程毫不暢順,而跟上進度亦需花很大精神。試想像,在星期六晚上,放棄跟家人晚飯共聚,跟朋友把酒言歡的機會,反而願意花三四個小時於網上,於混亂的情況下進行討論及投票(以筆者所在的九西群組為例,整個討論都被 #一票不投熱普城 及 #投CK 炸版),這群人對民主運動的參與度及對雷動的投入感,顯然比 B 或 C 強得多,但與此同時,他們的政治取態也很可能跟 B 或 C 完全不同。

所以,雷動計劃的推薦名單其實只代表 A 的意願,而由於政見的傾向性及參與人數太少,導致其決定未必客觀理性。把這個決定傳遞給 B 去執行時本身已做成偏差,但經傳媒及網上放大後,在只看標題及大頭相的習慣之下,C 群體可能會理解為建議給自己,這導致錯誤的決定再被放大多倍去執行,令最終結果未如理想。

民調不準?

網民常見的一個批評,是民調不準,因此不應該用來作配票之用。其理據是實際選舉所得票數及排名,都跟民調結果大有出入。但其實這是錯誤理解民調的作用。民調不單純是客觀的觀察,民調結果會直接影響選民配票的結果。必須強調,即使沒有雷動計劃,如 2012 新東的例子[1][2]可見,選民也會根據民調自行配票。

因此,在批評民調是否不準之前,需先明白民調是選戰工具,要配合博弈分析才會有意義。舉個例子,民調就好像軍事地圖,地圖用於指出敵方軍火庫位置,如果地圖準確,那我方的飛彈就能盡早摧毀對方軍火庫。那事成後,拿着地圖到軍火庫所在地,卻再也找不到軍火庫,那是否反證地圖不準確?答案顯而易見。

所以,評論民調是否準確,不能用太過狹義的方法以比對數字去考慮。正確的解讀方法,是結果有沒有出現明顯偏差。以港大民調為例,它按候選人的支持度歸類為勝算極高/機會較高/機會均等/機會較低等四個類別。以最後一次民調[3]比對選舉結果,勝算極高/機會較高的候選人全數當選,機會較低的候選人則全數落敗,因為,港大民調的可信性還是非常高的。

沒有雷動就沒有配票?

坊間評論雷動成效時,最常見的一個謬誤,是假設如果沒有雷動,選民對將完全按照港大民調的結果去投票,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

參考上屆立法會,在投票前,已有各式的學者及意見領袖提出各種的配票攻略,當中尤以新界東最為明顯。事實上,只要有可靠的民調數字可供參考,配票棄保行為從來都存在,雷動計劃只是把效果放大。因此,我們需要小心考慮,在討論雷動的成效時,比較的對像不應該是完全沒有配票下的情況,而是沒有雷動計劃所提出的推薦名單,市民會怎樣參考民調,採取什樣的配票策略呢?

本系列的第二部將用數字探討雷動計劃於今次選舉的成效。

參考資料: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