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城鄉郊共生的新範式政治

攝:王瀚樑

文:龍子維(影子長策會成員)

剛完結的立法會選舉,有評論指「自決派」的路線獲得重大的勝利,香港島的羅冠聰與九龍西的劉小麗均順利當選,新界西的朱凱迪更成為所得票數最高的當選人。不過,以「民主自決」作為一種修辭來概括過去十年圍繞城市發展的社會運動,不但未能夠解釋上述當選者能夠高票取得立法會議席的現象,亦忽略了選票背後所擁抱的價值,絕不只是壟斷香港二、三十年的真普選與假普選之戰,而是挑戰香港中環價值的城鄉郊共生的新範式政治。

第一個關鍵詞,是保育。

現在「保育」一詞基本上成了一個buzzword,但這個詞彙的普及,其實只有十多年的歷史。一直以來,保育在香港的想像都是十分狹隘,局限於環團一直致力爭取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的保存。香港環保署於1986年成立,其成立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應對香港急速城市化所帶來的各種污染問題,政府的角色,只是被動地應付伴隨城市化產生的污染,而市民對保育的想像,是認為這只會是環團才關注的事項,並不是公共事務中會致力倡議的議題。

其中一個轉捩點,是二零零六年的保衛天星與皇后碼頭的運動,自此之後,「保育」的內涵由生態平衡及環境保護,擴大至城市歷史的傳承與本土身分的形塑。我透過Wisenews以「保育」為關鍵詞進行搜尋,在1998年,有關搜尋只有1189次的結果;但到了2005年,有關的搜尋結果已經上升到9982次,環保局於2007年成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應對香港日益重視保育的社會生態。

2009年的反高鐵運動以至2012年的捍衛新界東北,進一步把「保育」的內涵,擴闊至城鄉郊如何共生,以至是質疑城市規劃的根本邏輯,抗衡以衛星城市不斷擴展與堆土機重建的方式,消洱社區自主與城鄉差異的發展邏輯。2014年之際,「保育」已然是理解香港政治不得不認識的關鍵詞,不但一眾高官必定要把「發展與保育平衡」的講法經常掛在口邊,Wisenews有關保育的搜尋結果,更加是高達19620次,成為可與主流發展意識相抗衡的論述。

第二個關鍵詞,是以人為本。

經歷雨傘運動的洗禮,香港人對公共空間、社區經濟、農業發展、城市規劃等範疇介入,已經逐漸超越發展vs. 保育的層次,以更細緻的方式進入社區的各個領域。在房屋的層面,我們要求的不單單是增建更多的公屋,而是從人的需求出發,提供多樣化的社會房屋與租住想像。在土地規劃的層面,我們要求的不是更多依靠堆土式發展而建立的新市鎮,而是要求更公義的土地分配,制約棕地的無限制擴張,保護農地及郊野公園。在社區經濟的層面,我們要求善用閒置的空間和土地,推動各類墟市和農業實驗,建立人與空間更緊密的聯繫。

城鄉郊共生的政治願景,說穿了就是追求以人為本的社會政策,在充份考慮地球承載力及城市承載力的前提下,讓人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追求自主自尊的生活。居住在城市的人能夠充份理解到城鄉差異,鄉村如何能夠成為城市的安全網與後援,在農業發展、糧食供應、生態永續等方面擔當重要角色;在城市規劃的層面上,一旦接受「以人為本」而非「以銀為本」的土地與產業政策,城市既定的土地規劃潛規則,便需要拿出來重新檢定。正如鄒崇銘亦曾在本欄提及,有不少屬於GIC用途的公共建築物,在荒廢之後往往便未能活用,導致社會資源被白白浪費。假如能夠重新檢視城市既有的資源,我們會發現「發展與保育對立需要互相平衡」之類的講法,往往是轉移視線的偽命題,其目的就是要製造城鄉郊之間的矛盾和對立。

要在政策層面推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其中一個必須要推動的改變,是要令現時評估政策成效的機制,由單單著重經濟成本效益(cost-benefit analysis)的分析,引入社會影響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的分析框架。就以正在進行檢討的空氣質素指標為例,要討論一個政策減低空氣污染的成效,如果單以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有很多政策根本就不會列入考慮之內。

例如在港島北設立環迴的海濱單車徑,假如以單純的成本效益去分析,興建與維護單車徑的成本往往會大於直接的空氣污染減排效用。但假如我們把單車通勤所帶來的社會及健康效益納入計算,那麼這項政策將會變得極有效益。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便研發出一套名為 HEAT(即Health economic assessment tool)的工具,作為評估交通政策(例如單車友善政策及推行行人專區)是否利大於弊的評估準則。只要簡單輸入如踏單車的時間、哩數、每年踏單車的總人數及次數,程式便可以評估出該項政策對社會帶來的健康效益。

「民主自決」作為一個口號,如沒有堅實的政策倡議與民間社區實驗支持,將不能匯合成為改變香港社會的力量。未來四年城鄉郊共生、倡議土地正義及社區式民主能否成為主導香港的政治路線,將會是對所有支持真正保育的團體與組織者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