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命名的問題:「非建制派」還是「泛民、本土派及自決派」?——回應劉山青前輩《被「非建制派」的痛苦》

劉山青前輩在文中寫道:「……從今天後香港已沒有民主派,只有非建制派。我一向以為自已是民主派。現在被人歸類為非建制。即是考慮自己身份時,首先考慮何為建制,才知自己屬什麽?」一言驚醒夢中人,提醒我輩「非建制派」此命名的問題。正如文中山青前輩引述葉建源議員的回應:「……分類是一種認知,由民主派變成非建制派,是認知變得模糊了。」

自本土派和自決派冒起,過去「泛民VS建制」的二分法已不適用。立法會選舉期間,為免討論過於繁複,用「非建制派」一竹篙打死一船人,實屬權宜。選舉過後,版圖重新劃分,名不正則言不順,宜盡快捨棄「非建制派」此意義含混的「空洞能指」(empty signifier)。

我認為,選擇新名字時有三點要考慮:

一. 今後形勢是楚漢相爭還是三國鼎立?這點,決定於本土派和自決派是否願意和傳統泛民結成政治聯盟。假如本土派和自決派首肯,或獨有熱普城鄭松泰一人不願意加入,那將會是舊日楚漢相爭的格局的延伸;假如鄭松泰及青年新政兩位議員,甚至自決派的議員們都不願意與泛民結為朋黨,又或者有泛民議員棄黨自立,那便要進入三國鼎立的議會新時代。

若結局是楚漢相爭,則端看盟內各議員是否認同「泛民」此名及其代表的政治理念,決定是否沿用「泛民」此名,或破舊立新。若是三國鼎立,則「泛民」一名大可保留,其餘人等再想新的名字。

二. 今後抗爭的大方向:民主,還是其他?正如山青前輩所寫:「我一向以為自已是民主派。」像山青前輩般老派作風的人,想必依然不少,雖然他們不一定會上臉書。今後的抗爭路,是民主、自決還是其他?宜先就此建立共識,再想名字。

三. 語感。命名是一種創造,除了「名以言志」,更需考慮語言的美感,否則將如「香港眾志」被譏為「香港中箭」般,惹來反感與訕笑。

另外,我曾在選舉日前發表的文章《鐵拳無敵朱凱迪》裡寫道:「最近我常常在思考,在後佔中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議員?大致上,非建制派選民可分為兩類:傳統泛民和本土派,而他們的期望亦有所不同。泛民選民期望的是傳統的政治代理人,透過議會為自己發聲和爭取權益:而本土派期望的則是有執政準備的政治家,議會只是他們宣揚理念和爭取政治資源。就非建制派而言,這次選舉是一場對「議員」的定義(傳統與革新)的辯證式鬥爭。」我認為兩項討論互為相關,可一拼執行,盡快討論。

劉山青前輩《被「非建制派」的痛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