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以「圍」為本—自然形成的自給自足舊社區

「人口以千計算的小社區,單棟式私樓是沿著環形行車路的外圍而建;環形行車路的內圍,則是一個綠化的公園範圍,形成了「圍」。圍內的小公園配以休憩設施,甚至社區會堂,是長者的聚腳地、小朋友的遊樂場。」

香港政府自1973年開始,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當時稱為「衛星城市」的新市鎮,以應付香港人口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香港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居住環境。為配合居民在新市鎮居住的生活需要,新市鎮概念是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社區。

但在動輒以十萬計算的新市鎮概念出現之時,自給自足概念早已默默地在小社區中萌生。

「圍」,從字典意思是指由實體連結或路徑來定出一個封閉的形狀,由限定範圍將特定對象隔離在內。在香港一些舊社區中,林立的40、50年樓齡單棟式私人樓宇,它們正是落成於香港六、七十年代小社區。於葵涌這個舊區中,存在著兩個以「圍」為本的小社區。一個是位於葵興的光輝圍,另一個是位於葵涌廣場背後,老街坊口耳相傳,俗稱為「葵芳圍」的地方。

人口以千計算的小社區,單棟式私樓是沿著環形行車路的外圍而建;環形行車路的內圍,則是一個綠化的公園範圍,形成了「圍」。圍內的小公園配以休憩設施,甚至社區會堂,是長者的聚腳地、小朋友的遊樂場。放學時間不難發現穿校服的小孩追逐;黃昏開始,區內老人圍在公園的桌子,整晚搏奕。區內居民日常生活如何滿足呢?單棟式舊樓的低層是商舖,樓上就是住宅。地舖駐足於「圍」內各舊樓的大街小巷,種類都會按區內居民需要而存在,食肆,藥房,麵包店,濕貨如肉檔魚檔等,應有盡有,隨居民的需要而變遷;一、二樓的商住單位,有幼稚園,亦有安老院。「圍」的內圍行車路,有停車位,不少均用作上落貨用;圍的外圍就是交通大路,車站的位置,每天上班上學到鄰區,這就是必經路,買過早餐就走到圍外車站;下班,下車沿地舖買日常所需然後回家。

過去十年,人為規劃的新市鎮,過萬人口的屋邨只有約十間商舖。商場再大,可揀選的全都是耳熟能詳的連鎖店;區內設施配合不了居民需要,天水圍的天晴邨、東涌的逸東邨以至啟德的啟明邨等新屋邨社區,例子比比皆是。居民於邨內能夠生存,但沒有選擇。

看似井井有條的新型社區,區內有「夠數」的休憩設施,依據了地區規劃標準與準則,達到康樂設施及休憩用地的要求比例,居民卻得物無所用,部分設施並沒有配合到居民的需要,整個社區的規劃無論道路的分佈或設施的位置,均以善用空間為主,是沒有錯,但會發現有些設施、有些街道,使用的人寥寥無幾;設施與街道少有匯聚,建立不了居民的中心聚腳地,新社區金玉其外,設計上卻發揮不了凝聚居民的作用。是否「自給自足」則見仁見智;

比較起來,「圍」這類較大程度自然而成的舊式小社區,以公園為中心,不同店舖在四周,大街小巷讓進出的人流穿插於樓宇之間,形成了網絡;住宅在樓上,外圍是交通樞紐,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就此形成,自成一角,又與周邊相互扣連。是截然不同,卻同樣有著異曲同工的自給自足元素,甚至更為成功,居民更能自主生活,發揮「社區」的功用。

IMG-20160923-WA0022

加邊是圍的中心綠化公園,環形馬路的另一邊,是穿插於單東式樓宇間大街小巷的小商舖。一、二樓是老人院,樓上是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