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走訪大馬系列】無懼打壓的網媒奇葩——《當今大馬》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編採團隊在7月14日到25日到馬來西亞交流及採訪,並繼2010年再次和《當今大馬》作交流。獨媒訪問了現任中文版主編李永杰,談到《當今大馬》經營的日常和網絡媒體所面對的困難。

《當今大馬》在1999年創辦英文版,在2005年成立中文版,和獨媒可說是同時期成立的網媒。 《當今大馬》 現時每月瀏覽人次約為120到170萬,中文版佔整體流量的兩成,已是大馬網媒一哥。說《當今大馬》是馬來西亞,甚至大中華地區的網媒奇葩,也絕不為過。

IMG_1086

圖:中文版主編李永杰

李永杰今年45歲,他在2008年大選前加入《當今大馬》。 他表示,《當今大馬》仍能「站得住腳」有不少客觀因素,例如在1998年發生大烈火莫熄,前副總理安華被迫下台,引發大型的社會運動抗爭。《當今大馬》當時較早進入市場,而且亦是互聯網剛剛普及的時候。

而其他大馬網媒包括《獨立新聞在線》、《The Nut Graph》、《每日蟻論》和《風雲時刊》等在十年間因為財政等問題一一倒下。後來在2008年和2013年的全國大選,《當今大馬》更是擔當了重要的傳播角色。「大型社會運動催化了媒體的發展。」

十多年過去,《當今大馬》現時中文版和馬拉版各有約十名編採成員,連同英文版和其他包括行政部及廣告部的職員,全公司共有86人。《當今大馬》在去年發起眾籌興建新辦公室大樓,在位於八打靈再也的總部有三層高;大樓的地下外有一幅牆,牆上寫滿贊助人的姓名,以感謝他們對《當今大馬》的支持。

IMG_1072

圖:《當今大馬》的編輯室

開創藍海

前首相、現為國內「反對派」馬哈蒂爾曾言:「這些人的行為就如叛徒,要外國人傷害自己的國家。任何愛馬來西亞的人都不會支持 《當今大馬》。」

馬來西亞的首相由馬哈蒂爾換成納吉, 《當今大馬》 面對政權的打壓更是有增無減,在2014年遭首相納吉控告誹謗,指控《當今大馬》 在同年5月14日把讀者留言集結成專欄文章,內容涉及〈首相自食其果之實例〉和〈納吉將花費多少保住登嘉樓?〉。 《當今大馬》最近勝訴,但對方已作上訴。

李永杰坦言, 《當今大馬》 早已遭政府「昅實」每天的報導內容,監視有否干犯法例。在大中華地區,網絡媒體所面對的困難,都是不盡相同。

「定位」從來是媒體最重要的事情,定位不清晰如同沒有前景。在大馬國內,有意見指《當今大馬》的內容漸漸和主流的新聞相似,甚到別無異樣。

李永杰不同意,他強調《當今大馬》不是「回不了頭」,認為作為媒體,應開創另一遍藍海。他解釋指,理想的做法是分配人手作社運新聞和深度報導,發掘更多原創內容;並和日常新聞的內容作平衡,從而吸引新的讀者群。「係有點難度,但希望做得到。」

IMG_1048

圖:《當今大馬》位於八打靈再也的總部

他不諱言,在Facebook 主導網絡和輿論下,《當今大馬》亦被即時新聞及片段式新聞所「困擾」。「你報的話要快要準要搶點撃,不報的話面對商業壓力,廣告便有減少的危機。」

此外,民主行動黨在過去兩屆大選中勝出更多議席,不少社運入士由在野走入建制。 李永杰認為《當今大馬》在作報導時,無可避免會面對兩難。「『砌他們』會被指搞同路人,不砌又失去媒體監測社會的最大作用。當然,我們會是其是,非其非。」

用戶訂閲是《當今大馬》目前每月較穩定的收入,在全國大選時,《當今大馬》更會作免費閱讀一個月。而談到廣告的收益, 李永杰表示,影響報導的內容和立場便不會接受,「不收酒、賭博和性有關的廣告,而且在管理上,必須和編採部分開。」

螢幕快照 2016-09-29 16.18.21

圖:《當今大馬》中文版網站

被新聞追著跑

李永杰認為,十多年前願意捐款支持他們的年輕人今年都已三十多歲,有老化的趨勢,媒體必須思考未來的定位及出路。

李永杰形容,從前是記者主動去挖新聞,但自2008年大選後「被新聞追著跑」,因為朝野鬥爭厲害,《當今大馬》沒法缺席。「如何拿捏採訪官方新聞,其實主流媒體都戰戰兢兢。」

談到採訪權限的問題上,獨媒繼2月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後,在日前的立法會選舉點票中,再被拒絕進入官方場合採訪。《當今大馬》記者則表示,他們能夠採訪馬來西亞的官方記者會,但假如某一些部長對《當今大馬》有不滿另作別論。「巫統不會發採通予我們,大概怕我們招呼他們吧。」

此外,李永杰又指,國內近年的右傾和民粹情況嚴重,甚至和香港有點相似,使用「行禮如儀」的字眼攻擊同路人。他認為,執政多年的國陣使用分化的手段,令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產生矛盾。「其實這已不是新聞,他們近年更下放予打手作這些『分離』的工作。」

IMG_1065

圖:總部大樓地下牆上寫滿贊助人的姓名

多元/多言角度

他舉例稱,前反對聯盟的構成是民主行動黨、人民公正黨和伊斯蘭黨,隨著反對黨上台執政,在語文和禮節上已是一考驗。「到底用馬來文還是華文呢。用馬來文會得失華人,更會被指大愛包容,不保障華人的自身權益。」

然而,現實是馬來西亞多年來都就是多元的國家。

李永杰笑言,《當今大馬》的編輯部正是國家的縮影,因為編輯部內集合了三個版面的同事。「他們雖然種族不同,但都在為一個自由及多元的社會環境而努力。」

他又慶幸老闆不是志在賺錢,所以記者薪金相對其他中文媒體較高。李永杰指,在《當今大馬》當記者較辛苦,工作要求亦較高;除了要識及寫馬來西亞文、中文和英文:「三文三語都要掂。」

根據自由之家的調查顯示,馬來西亞的網絡自由狀態由2011年到2014年均是「局部自由」,2015年更被評為「不自由」。

他強調,大馬現時的政治局勢比1998年時,馬哈蒂爾任總理時,已有一定的改善。李永杰認為,縱使媒體和政治環境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對前景感到樂觀,相信種子已經播下。「民主不是在一年半載便能來臨,在來到前,在崗位上繼續努力便是了。」

【走訪大馬系列】追求點擊當道——新媒體的出路?

記者:麥馬高、梁敏德、石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