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張家樂、蔡玉萍:移民是政治中立還是保守?重新分析得出不同結果

張家樂、蔡玉萍:移民是政治中立還是保守?重新分析得出不同結果

(攝:Alex Leung)

文:張家樂(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蔡玉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本文以統計學的方法嘗試還原黃鶴回、馬嶽、林蔚文(下簡稱〈黃馬林〉)等三位學者在台灣學術期刊發表的關於本港移民與民主化的文章的主要數據並重新再作分析。[1] 就大陸移民是否比本地出生人士更傾向支持建制派,我們得出與黃馬林一文完全不同的結果。我們的主要分析結果有三:第一,與本地出生人士一樣,受訪移民的主流政治取向(超過五成) 是政治中立;第二,在這個數據中,移民和本地出生人士對建制派的支持沒有在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第三,移民和本地出生人士有明顯差異的是移民較多不清楚自身政治取態及較少支持泛民。這些數據和黃馬林的其中一個重要立論「移民能成為保守政權的堅定支持者」(“immigrants can serve as staunch support of the conservative incumbents of a regime”,909頁)有莫大差別。

我們無意針對上述三位學者,以下亦並非想對他們的文章提出敵意的批評,但適值本港反移民浪潮正迅速漫延,而黃馬林一文亦已走出學術圈子,並在社交媒體被大量轉載及討論。更甚者被部分反移民人士視之為支持其政治主張的有力證據。香港是移民社會,約四成的香港人口是由大陸移民所組成。這些移民很多已在香港落地生根,並對香港社會作出貢獻。雖然香港的反大陸移民浪潮早在七十年代尾已萌芽,但從未如近年這樣將移民及本地出生人士一刀切的對立起來。雖然近年大陸移民中已不乏精英人士,但草根階層仍佔移民的大多數;雖然我們不能排除中共政權為了控制香港,安插心腹在香港各主要政經重要位置,但我們要把政權的意圖及普通人民的生活分開,不能混為一談。因為黃馬林一文是基於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他們的立論對象不是中共安插在港的統治精英,而是普羅市民,因此他們的[移民是政治保守]的立論就更需要深入分析以確定其有效性 。

黃馬林的研究使用「東亞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下稱ABS)的數據來檢視移民群體和本地出生居民政治取態上的差異。在文章摘要中三位學者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幾個主要論點:1) 移民是保守勢力堅實的支持者、比本地出生人士較支持建制派;2) 移民比本地出生人士較接受政治現狀;3) 他們對要求社會改革的民主反對派比較缺乏同情;4) 中國的人口龐大,中國的移民能明顯地影響其他亞洲國家的政治。文中及結論亦多次提到中國在港移民傾向在選舉中支持親北京力量(“immigrants from China are in general more politically conservative and more supportive of the pro-Beijing ruling coalition in elections”,933頁)。本文第二作者已在明報的一篇評論中指出黃馬林一文的主要數據限制,分析及立論問題 [2]。其中特別值得商榷的是,〈黃馬林〉文中的表格二用上橫百分比(row percentage),即指出每一種政治取態背後的港人和移民的比例,而非直百分比(column percentage),即本地出生港人和移民的各種政治取態在其群體內的比例。另外,文中並沒有描述性數據中的主要變項(即移民)的比例和樣本數目。這個處理讓讀者很難直接評論文章的分析和結論是否得宜。雖然ABS的數據是公開讓學者進行學術研究的,但必須提出書面申請,而申請需時,所以我們決定先以〈黃馬林〉文中的數據進行還原及初步檢視,討論該調查數據是否足以支持他們的論點。

〈黃馬林〉一文中並沒有很多統計數字描述樣本變項的分佈,也沒有描述本港出生居民和移民各自的樣本數目。但他們表格二有列出百分比的標準誤差(Standard errors),而百分比的標準誤差和樣本數目數學上有非常明確的關係 [3] [註1],所以我們可以透過他們提供的百分比和標準誤差還原他們文中表格二的樣本分佈,再重製適用於檢視他們研究題目的交叉列表(Cross-tabulation),即我們下列表格一左方的樣本數目和右方的直百分比。

表格一:本地出生港人和移民的政治取向(樣本數目=1,011)
5555

雖然表格一提供的資料很基礎,但十分關鍵,我們要指出幾點:

1) 移民多是政治中立,其次是不清楚政治取態

黃馬林一文的主要立論是移民人口較本地出生人士政治保守。但我們的表格一清楚題示兩點 –第一, 沒有證據證明「移民」比本地出生人士親建制。在本地出生的港人中,有大約12%支持建制,而移民樣本中則約有15%支持建制,但排除了統計上的誤差後,移民與非移民人口並沒有統計上明顯的分別。

移民及本地出生人士真正在統計上有明顯分別的,是移民人口更少支持民主派及比較多不確定自己的政治取向。這兩點要小心詮譯。首先,不支持泛民並不等於〈黃馬林〉多次提到移民較支持建制。移民不支持泛民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例如可能如〈黃馬林〉所說移民希望保持現狀,不喜歡求變的泛民。但也有很大可能是泛民沒有做好基層的組識工作,未能有效動員多屬草根基層的移民人口。亦可能與中港矛盾中的社會氣氛有關。ABS在香港的調查是在2012年8月至11月進行,其時反水貨、反雙非的爭議非常激烈,而當時一般市民未必能把本土派和泛民分開得很仔細,更何況泛民中也不乏打中港矛盾牌的政黨,移民因中港矛盾而不喜歡泛民不難理解。但即管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下,仍沒有證據支持移民較本地出人生人士支持建制,數據只指出他們更多是政治中立或是不清楚自己的政治立場(共73%)。

第二,不論是土生港人又或是移民,超過五成人都是「政治中立」的。換言之,移民不單相對上沒有比土生港人親建制,親建制也不是他們的主流政治取向。反而是與本地出生人士相比,更大比例的移民不確定自己的政治立場,這可能與他們是移民,對香港政治生態缺乏認識有關。

圖表一:本地出生港人和移民的政治取向(樣本數目=1,011)
14188307_10154466946203103_3178414888025146679_o

2) 關於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的解讀

對於他們文中表格三所報告的統計模型結果,我們要進一步提出兩點。第一,雖然他們說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後,他們統計模型顯示移民比較本地居民更支持建制,但我們要向讀者指出,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的解讀是比較麻煩的,當中所報告的其實是兩個組別之間的相對風險(大概可以說成是一個比例和另一個比例的比例),因為如此,需要找一個參照組為對比。而他們的模型選用「泛民傾向」為參照組,所以他們文中的說法是這樣的:

「Concretely,being an immigrant is associated with a 0.62 decrease in the relative log odds of identifying oneself as pro-establishment versus as pan-democrat.」(926頁)

他們所指的其實是「相對於泛民傾向,移民較本地人口多是親建制」。但這個說法頗有誤導性,不能直接解作為絕對百分比上,移民較本地人口更多支持建制。圖表一是我們根據表格一的資料製成,圖表清楚顯示,雖然移民比本地人較少泛民傾向,但在絕對的百分比上移民其實並不比本地人更親建制。選用以泛民傾向作為參考組的話,模型的結果很難直接解讀。相反,由於移民和本土出生居民中立的比例相約,以之作為參考組有助我們理解模型的結果。我們在下面的表格二由表格一的資料作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分析,示範分別以「泛民傾向」和「中立」為參考組,模型結果會有什麼不同。(由於未有原始數據在手,本文未能如黃馬林文中,在控制其他變項的條件下進行更深入的統計分析,我們只以表格一的樣本分佈作簡單的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作示範。但即管如此,表格二已經足夠指出以不同組別為參照組的情況下數字上的巨大出入,以及指出提供如表格一的直百分比對讀者詮釋文章數據的重要性。)

表格二:本地出生港人和移民的政治取態:在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中使用「中立」和「泛民」為參照組的分別(樣本數目=1,011)
3332

表格二上方是我們以泛民傾向作參考組的模型結果,跟〈黃馬林〉一文中的結果一致,「相對於泛民傾向,移民比本地人口較多是親建制」,但同時,「相對於泛民傾向,移民較本地人口更多是中立的」、「相對於泛民傾向,移民較本地人口多是沒有確定立場的」。表格二下方,我們以同一組數據同一個模型,但以中立作為參考組,結果我們發現,相對於中立,移民跟本地出生的人的建制傾向沒有統計意義上的分別。其實,不論以哪一組為參考組的模型,模型看似有多複雜,其實都只是在反映圖表一的資料:在沒有控制其他因素下,移民較多是沒有確定立場的,移民較少是泛民傾向的,但移民不是更親建制的。以移民較少是泛民傾向的基礎來比較才能得出「相對於泛民傾向,移民比本地人口較多是親建制」,但這個說法和他們的文章論點「移民比本地出生人士較支持建制派」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接下來要討論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黃馬林要在迴歸模型裡控制其他人口因素。社會統計很多時會加入控制因素,以求蘋果比蘋果,不會出現拿蘋果跟橙比較的情況。但〈黃馬林〉的研究問題,不是要確立因果關係,而是要檢測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移民是不是比較親建制? 這個問題,不用控制教育、收入、婚姻,因為這些正正是很多論者認為移民的不同之處,如果控制了移民和本地出生人口的教育收入等因素,那是比較「假如移民和本地人口的教育收入婚姻狀況都一樣的話,他們政治取向上的分別」,這樣反而可能減少兩者的潛在差異。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圖表一已經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較簡單和直接的答案,就是根據這些有限數據,移民不比本地出生人士親建制。

3)「後九七移民」與「前九七新移民」

我們上文提到整體移民與本地出生人士的其中一個主要分別是移民較少支持泛民。黃馬林三位學者在他們論文曾簡單的報告後九七移民與本地出生人士對泛民的支持度沒有明顯差異。這個結果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樣本中只有約120 名受訪者是後九七移民 [2] [註二],而小樣本量不足以推論整體人口是否有差別。我們認為,對於這個這麼重要的社會議題,同儕需要更多數據去討論。 第二個可能是是後九七移民與本地出生人士的政黨取向真的沒有差異。如果這點成立,那麼我們的結論是這樣:(1) 移民整體和本地出生人士對建制的支持度沒有明顯差異;(2)整體上移民相較本地出生人士更少支持泛民。(3)後九七移民與本地人士的政治取態沒有明顯差異。

這樣的結論對我們有甚麼啟發?首先, 眾所周知,本港的建制政治力量歷年來投入大量資源試圖攏絡移民群體的支持,但我們的分析似乎指出移民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收買而支持建制(建制支持者只佔移民受訪者的一成半)。其二,如果移民較本地出生人士少傾向泛民,那麼泛民應想一下當中的含意,對於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及以社區為主要活動空間的選民,例如移民,泛民多年來是否未能做好地區工作,有效動員基層。

當然,正如本文第二作者在明報上的評論文章指出,我們不能單憑單一年的數據及單一條問卷問題而對移民的政治取態作出碓定的立論,因此我們以上的分析也只應作為參考. 我們希望未來能以更完善的數據繼續探討這問題。另外,我們在此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亦有其局限,例如在沒有原始數據下,始終不能百分百還原〈黃馬林〉的數據分析,亦只能假設他們的變項是正榷的。但拋磚引玉,我們希望讀者明白在閱讀研究時留意研究背後的假設,數據限制,結果及立論間的關係,並小心引用。我們樂於見到學術研究在社會得到重視,也期望這樣的學術討論能深化大家對數據分析的理解。

[1] Wong,SHW.,Ma,N.,Lam,WM. 2016. Migrants and Democratiz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Hong K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s 2:909-940.

[2] 蔡玉萍,移民與民主化:與黃鶴回、馬嶽、林蔚文商榷,刊於明報2016年8月9日明報

[3] [註1] SE(p) = SQRT[(p*(1-p))/ n ],例如,〈黃馬林〉文中表二提到中立的受訪者中,有49.9%本地出生,50.1%是移民,標準誤差是0.022,SQRT[(0.499*0.501)/n)]= 0.022,所以中立人士總數大概為517人。以此分法可得出表格一的樣本數目。他們文中也提到ABS樣本總數為1,207,而我們通過標準誤差和百分比計算得到的樣本數目為1,011,兩者的差異主要應該是原始數據中有受訪者沒有回答移民身份或政治取向的題目,以至有效樣本數目減少。

[4] 〈黃馬林〉文中表格三的有效的總分析樣本數目為983人,但表四顯示排除了舊移民的分析樣本數本少於592人。換言之,大概有391個移民樣本為97前來港的移民,以移民的總樣本508減去391,得出九七後移民佔樣本人數約1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