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雨傘回顧】今天只做一件事─專訪Socrec、USP

【雨傘回顧】今天只做一件事─專訪Socrec、USP

攝:Manson Wong

刊於由本網策劃、獨立媒體(香港)及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出版的《我們的雨傘時代——雨傘時代與媒體運作》一書

文:陳芊憓

雨傘運動期間不少網絡媒體人氣急升,尤其是獨立的媒體在社交媒體的「讚好」數目以倍數上升,無論有否參與運動的市民,都帶著不同的目光在網上搜尋即時資訊,更有不同地區的突發消息專頁,以便現場參與者能透過網絡發放第一手資訊。一時間公民記者湧現,網絡媒體大熱,傳統的紙本媒體頓時全都跑到網上去了……時代不同了,一場運動讓我們見到的不止是人民的力量本身,更是傳統媒體的瓦解和重建。面對世界紛亂、動盪與不安,卻仍有不少獨立運作的媒體毋忘初衷,堅持自己的位置,不為運動的發展與影響所左右。

雨傘運動後,有人焦慮無力,無法前行;有人繼續付出、不問回報,而媒體無法說中止就中止,無論是運動前或後,可以選擇的就只有怎樣走下去。「其實雨傘運動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影響,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現場影像作紀錄,也沒有為雨傘運動作特別調動,即便是雨傘後也沒有改變,一如以往的繼續如是。」Socrec創辦人梁日明(Paul)說著。Socrec自2010年起成立以來,一直以影像紀錄自居,雨傘運動前的4萬多人關注到佔領後22多萬,從沒有想過如何盛載突如其來的大量的關注:「雖然關注我們的人數上升,但Socrec不會因運動後有什麼轉變,因為做紙媒、評論或網台都太費時費力,而且爭議性較大」。眼見傳統的紙本媒體不斷投放資源發展即時新聞及錄像紀錄,Socrec則堅守崗位,只希望實踐自己的理念。

同是以影像報導為依歸的USP在雨傘運動後卻面臨考驗—「一開始組成的人逐一離開,現在的班底已是另一批素人了。」USP的創辦人Manson Wong如是說。雨傘對於媒體來說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場挑戰,成也雨傘敗也雨傘,未知雨傘對USP而言是成是敗,但怎樣說都是一次難以跨越的挑戰。尤其在雨傘運動後,當網絡媒體迅速肩負起報導即時新聞的重任時,USP卻在人手短缺、資源和人事問題的變動下退場,「在雨傘運動後,我們已經沒有再主動做採訪拍攝,甚至可以說是停止運作,直到這段時間才重新運作,」Manson續說,「但眾成員都是義務地參與及組成USP,所以有聚有散也是常態。」Manson說得輕鬆,其實經營一個媒體從不是易事,既要接受散聚有時的特性,也要關心觀眾的目光。如果能有一兩個全職員工的話,大概能勉強應付,但Socrec和USP的所有拍攝人手皆為義務參與,缺乏全職的編採主任,不像其他獨立營運的媒體,能靠捐款或基金聘用一兩個全職員工,以全義務成員的模式運作令Socrec和USP更難經營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體向來所缺乏的資源與資金都在雨傘運動後如雨後春筍般降臨,這些資源當然落不到Socrec或USP之手,卻有大量新媒體機構湧現,如《端》、《香港01》、《橙媒體》等等此起彼落,像USP或Socrec這樣缺乏資源且單一的媒體要穩著陣腳並不容易,但USP創辦人Manson Wong則沒計較那麼多,覺得這個趨勢是時勢所造,也是人之常情:「事實上,很多後起的網絡媒體皆是由傳統媒體發展成的新媒體,尤其是愈來愈少人買實體報紙或雜誌,但記者、編輯也要開飯,實踐新媒體也很合理。」而Socrec創辦人梁日明卻對新媒體抱持樂觀的態度:「我覺得新媒體的出現是好事,這反映傳統媒體的老闆開始明白傳統紙媒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當每個人都能輕易地接觸網絡,網上媒體在香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時代更新,新世代逐漸成長,紙媒將慢慢萎縮,媒體或將以另一種形態出現。唯獨是即時新聞則必然佔據網絡。」

對於大量新媒體在後雨傘後湧現的狀態,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擔心紅色資金在背後作祟,亦有不少人覺得擁有更多媒體的選擇,解決了片面而欠深入分析的「即食新聞」問題,但孰是孰非也好,像Socrec或USP一樣堅守信念,以今天只做一件事的方式把「為弱勢存足跡」、「為時代留足跡」的左右銘徹底實行下去,或許也是獨立媒體生存法則之一。

book

《我們的雨傘時代——雨傘時代與媒體運作》在獨立書店(灣仔艺鵠旺角序言書室元朗生活書社)有售,訂價為港幣78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