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兒童和青少年,沒有主體的一代

兒童和青少年,沒有主體的一代

攝:Alex Leung

作者:社福同行(何汝瑛、張敏、王昭雅)

有一個兒童,父母離異,從小由父親照顧,父親是裝修工人,因身體勞損而需要換滕蓋,行動不便,工作大減,每月只有數仟元收入。因父親每月工時不足144小時,未能領取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家庭和兒童均失去支援。

有一個青年,由小到大讀書成績都不好,升上中學更跟不上課程進度,勉強完成中六,DSE不夠分入大學,選擇報讀自資課程,畢業後負債十多萬元。

以上故事在香港比比皆是,不引人注目,也不可歌可泣,只是一個個被遺忘的小人物。

香港從來都缺乏一套整全的兒童及青年政策,亦沒有一個專責部門維護兒童和青少年的權益。立法會分別在2007及2013年兩度通過「促請政府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之議案,政府卻回應現階段不會考慮。政府往往以「家庭為本」作為推卸制訂兒童政策的理由,將兒童事務直接等於家庭事務,將兒童的需要都放於家庭的雨傘下處理。

然而,將一切兒童事務與家庭掛勾,兒童無法作為政策的主體,社會缺乏對兒童問題的分析、數據及研究,根本未能讓兒童權利得以體現,兒童問題只會惡化。其中一個已發生的極端例子,就是政府於今年推出的「破天荒」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津貼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紓緩兒童貧窮問題。可怕的是,政府將家庭的工作時間作為兒童能否得到津貼的標準。即若果家庭未能符合工作時數要求,貧窮兒童的福祉也被剝奪。在失業和工時不足的家庭中的兒童,不正是最需要得到社會的援助嗎?

我們口裡常說青年人是社會的新一代,是社會的未來。但現實是,青年人從未得到社會的正面評價。讀唔成書、唔夠勤力、經常轉工、畢業就排公屋,都被冠以「廢青」之名。由兒童到青年,無人關心他們是否喜歡讀書,反正讀書是唯一的選擇;無人關心他們想做甚麼工作,反正有工作就夠了;無人關心他們對生命有甚麼期盼,反正每個人都營營役役。青年人想參與社會,但卻找不到渠道,青年事務委員會的成員全部由政府委任,沒有他們的份兒,青年意見可表達,但對政府卻全無影響力。

正視兒童貧窮問題,資助政策必先以兒童為本。正視青年人需要,必先由下而上制訂青年政策。兒童和青少年,沒有現在,那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