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官到無求」與「食少啲蛋」

「官到無求」與「食少啲蛋」

兩個司長,一場選戰,見證著個人意志的崛起,揭示了精英主義的隕落。

曾幾何時,「好打得」是一個稱譽。2012年上任之初,在唐英年和林瑞麟反襯下,林鄭月娥民望高企,社會甚至對其接任特首有所期盼。那時候,曾俊華才剛從派錢爭議中回過氣來。2013年曾俊華發表「中產論」,民望再度大跌,林鄭則繼續平穩發展,兩人評分一度拉開超過10分。

然而,2014年政改之後,林鄭月娥民望持續下挫,跌至上任以來的低位。最近梁振英宣佈放棄連任之後,輿論對林鄭的批評更是愈加嚴厲,視其為梁振英路線的延續。相反,曾俊華卻是穩步上揚,創近八年以來的新高。辭職之後,人氣更是有增無減。兩人一消一長,象徵著香港人政治意識的轉變。

在任何定義下,林鄭月娥都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傳統名校畢業、升讀香港大學、政務主任出身、官至政務司長。她的辦事能力,當是毋容置疑。然而,能力高的人,往往帶有一股傲氣。林鄭打響名堂,是在2000年初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的時候。那些年,社會對精英、權威尚算重視。因為欣賞她的能幹,而願意包容那隨之而來的傲氣,願意用正面眼光看待她的強悍和硬朗。

社會信任精英,精英便也當仁不讓地挑起了為社會作決定的擔子。西九故宮博物館因缺乏諮詢而引起軒然大波,如果發生在十多年前,可能沒幾個人會留意。也許是因為資訊沒那麼流通、市民的政治參與度沒那麼高,除了少數如廿三條、偷步買車等大事外,社會樂得討厭政治。林鄭也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以敢於和反對聲音對著幹的強硬作風,建立「好打得」的形象。背後的思想,其實和葉劉淑儀「葉局長無呃你架」如出一轍,就是說「我叻過你,所以你唔好質疑我嘅決定」。

時移世易,十多年來的社會問題,令市民對權威失去信心。「精英」變成了霸權及既得利益者的代名詞。因為成了對立的群體,即使明知這些「精英」知識、經驗比自己多,市民也寧願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願服從執政者的決定。無奈林鄭等人仍然活在那個精英主導的過去,抱著「我做野唔洗同你解釋」的心態,視所有反對聲音為惡意搗亂。一句「官到無求膽自大」,充分顯示了她對普羅大眾的鄙夷。成也「打得」,敗也「打得」,在今天的時勢,愈硬朗只會愈顯出其「大石擲死蟹」的霸道。正正是這股精英的傲氣,導致她的形象一落千丈,儼然有成為下一個689之勢。

曾俊華卻恰恰相反。林鄭敗在其傲,曾俊華則勝在其謙。論出身、學歷、仕途,曾俊華半點不輸林鄭,但他卻從來不會給人那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實際做事時,他也有那種精英的固執(如派錢爭議),但起碼在表面上,能夠展現出虛心聆聽民意的態度。2013年遭遇掟蛋示威,仍能笑臉迎人,以「食少啲蛋」幽默回應,某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沒有將自己看得比示威者高。反觀林鄭在鉛水事件中,屢屢提及政府官員不容侵犯的「尊嚴」,將居民視為以下犯上的刁民,心態上的分別再也明顯不過。

曾俊華面對公眾時的態度,也許和他在美國生活多年有關。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美國的政治環境向來對個人意志極為尊重。特別在曾俊華成長的60、70年代,更是美國民權運動的高峰。在此氛圍下,「權力源於人民」這個概念想必已深深烙在其腦海之中。和所有美國政客一樣,他知道從政者絕不能與民為敵。即使當真要逆民意而行,也要盡其所能說服市民,不能一句「迎難而上」就自把自為。

曾俊華民望高企,正正因為香港市民的個人意識愈來愈強。沒有人會奢望政府每一個決定皆能順從自己心意,但起碼要願意聆聽自己的聲音。特別在人民沒有實權的香港社會,官員才更要格外謙讓,更要給他們面子。能夠順民意而行固然最好,但即使最終政策仍是大石擲死蟹,至少條氣會gur少少。像梁振英和林鄭那般得勢不饒人,掌握了權柄還對市民百般兮落,才是真正的有權用盡。

也許曾俊華的行逕會被視為向民粹低頭,但在這個年代,不論政府是否經選舉產生,為政者也必須懂得「氹掂市民」。重點不再是在於你有沒有能力,而是在於你能否說服民眾you are on their side。林鄭就是因為太過「精英」,只著眼前者而不屑去追求後者,才落得今日的田地。當一個人的思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即使順利當選,最後也只會是輸家。順應時代洪流的人,就算連閘都入唔到,也必能笑到最後。

讚好作者Facebook專頁

(圖片來源: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