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清帝大婚說起

從清帝大婚說起

聖誕節長周末的第一天,特地跑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去看「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

滿清入關後,共有四位皇帝幼齡踐祚(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在紫禁城長大成婚,冊立皇后。這個展覽就是以此為主題,展出清朝皇帝大婚(只限納后,迎娶其他妃嬪並不適用)的禮儀和用品。展覽分兩部分,第一部以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為主,包括禮服、首飾、鈐印、各式禮品及器皿、諭旨、帝后畫像等,又在展廳一角,複製了坤寧宮皇帝新房的布置。其中較吸引我的是按照彩色工筆精繪的《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詳細說明光緒皇帝(即載湉)大婚的程序。各個程序的冊頁內容均有局部放大,配合文字說明,讓觀眾一覽無遺。其中「奉迎」(即「六禮」中的「親迎」,但皇帝不會親自接新娘,而是派出儀仗隊代勞)一節,又改編為互動式電腦動畫,投映在長度和高度各兩、三米的巨型屏幕上。觀眾用手掌按一下畫面的閃爍部分,就可以看到畫中人手上器物的詳細說明。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製作的動畫生動而細緻,饒有趣味。例如皇后父兄跪在門前等候儀仗隊時,會抓耳搔腮和打呵欠(因為「奉迎」儀式於子時舉行,即午夜十一時至一時);侍衛隊的馬兒又會不耐煩的踢腿、擺尾;旌旗和燈籠也會隨著風勢微微搖動。門前跪著或站立的各式人等,本來哈腰弓背、沒精打采,直至聽到儀仗隊鼓吹之聲才挺直腰板,非常切合現實生活中久等無聊的情態。展覽末段,又有中、英文動畫介紹清帝大婚的合巹宴菜譜,並設短片示範其中四道菜的烹調方法。

從圖冊所見,清朝皇帝大婚的程序異常繁複,包括納采、大徵、冊立、奉迎、成婚、合巹、廟見、朝見、慶賀、頒詔及筵宴。儘管同治、光緒年間,清朝國勢不振,財政緊絀,但為了辦喜事,仍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據說同治皇帝大婚前,舉行「大徵」儀式,即把皇室御賜的禮物,從紫禁城送到準皇后娘家,竟然花了六天才搬運完畢。到了光緒大婚時,國勢更蹇,但也花了兩天。圖冊所繪的儀仗隊極具氣派,各級司禮官及侍衛兵成千上萬,名副其實勞師動眾,著實令人吃驚。當時統治者的愚昧昏憒、不分輕重,更是令人憤恨莫名。

第二部分則展示香港自清末以來婚娶習俗的演變,展品包括新娘禮服、花轎、禮盒、喜宴菜單及酒樓陳設等,還有一些婚宴照片、結婚證書之類。這個部分的規模固然不及第一部分,但卻滿有親切感。婚宴照片裡的賓主,除了幾位名伶和電影明星外一概不識,但他們的打扮、「某某聯婚」、「某氏于歸」等喜堂的布置,卻是熟悉不過的。展廳中間搭起了以前酒樓宴會廳常見的陳設,並採用了現已結業的鑽石酒家捐贈的部分裝飾及物品,例如龍翔鳳舞的浮雕、紅彤彤絨面牆壁和坐墊、金光燦爛的餐具和燈飾等,童年回憶斗然間湧上心頭。如今看來,那些金黃、鮮紅的顏色,既俗氣又刺眼,但也明白其實是寄託了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願--紅色是為了驅邪,金黃則象徵富貴。話說回來,即使如今時移勢易,香港(廣東?)人的審美眼光似乎仍沒有太大的改變,還有不少人由衷的喜歡這些濃艷的顏色--看看多少粵劇、粵曲演唱會宣傳單張和表演者的打扮就知道了。

此外,展廳又放了一副十六人抬的鳳輦複製品,與幾頂小巧精致、只得兩人抬的客家花轎作對比。俗語說「八人大轎」,雖是諷刺,卻是了不起的派頭,因為民間一般小轎只得兩人抬;香港開埠早年往來雲咸街至山頂洋人住宅區的「山兜」,也是兩人合抬的。皇后母儀天下,動用十六人鳳輦似乎也不算過分。至於勞民傷財這回事兒,歷來只有極少數自認勤政愛民的當權者會掛在嘴邊;不過話分兩頭,所謂「失職事小,丟臉事大」,在他們的認知裡,權威、面子總是要維護的。倘若尊卑不分、上下失序,成何體統?於是,把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把稀鬆平常的事情說得神乎玄乎,利用超乎常理的規模、排場來震懾(嚇唬?)人心諸如此類,就是當權者維護面子的常見板斧。所以,對他們來說,動用十六人抬的鳳輦,既可以震懾人心,贏得無知婦孺一片讚嘆;又可以勞役一下刁民,讓他們知道老爺子的厲害,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算得了甚麼?

看完展覽回家,從新聞報道得知香港政府跟故宮博物院簽訂協議,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博物館」,不由得火冒三丈。此事非關歷史與文化,而是徹頭徹尾的專橫跋扈、目中無人。政府一聲不響,先斬後奏,慷香港人之慨,妄顧規劃程序與民意,居然還有跳樑小丑撲出來吶喊助威,端的是豈有此理。然而今天已是二十一世紀,人情世態竟與前清毫無分別,著實教人心寒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