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D.Rose遇上AI

當D.Rose遇上AI

今早沒有時間看直播,練完三小時波後,回到公司才邊收睇勇士對活塞的直播,並順道重溫紐約人對公牛的比賽。經過一周雙(絕)「殺」後,紐約人終於好好睇睇,主場贏104:89,也是球隊近11場以來,僅僅第二場勝仗。表面上,紐約贏得輕鬆,因為公牛的占美畢拿(Jimmy Butler)因傷缺陣,其實紐約也缺少了阿基里斯腱有點問題的普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加上路斯(Derrick Rose)剛歸隊,上仗又被76人絕殺,說是蒙上陰霾,絕不為過。

毫無疑問,Melo上場輸波要負起一定責任,可能近期戰績差勁的關係,也有不少球迷鬧埋D.Rose一份,認為這位昔日的常規賽MVP,光芒大不如前,要再簽下5年1.5億美元合約,毋寧是妙想天開;只不過是40場比賽,但甚至很多球迷斷言這個D.Rose + Melo實驗已失敗,不如提早推倒重來,尤其是路斯的合約本來就在今季尾約滿。

昨晚朋友傳了這段片給我,不花大家太多時間,20分鐘不到就看完。Simon Sinek在短片中提及很多千禧世代的問題,當中有很多值得大家細看,其中提到新一代很注重即時反應,追求瞬間滿足,而且對各種網絡成癮,這個現象,當然也影響到各種運動。由於大家缺乏耐性,也透過各種評語或留言來達到滿足,當一支球隊打輸一場,就會招來大堆批評,有如世界末日;而球星打了一場好波,又會重上天堂。這個短暫的惡性循環,幾乎容不下等待,也沒有耐心可言。

過去十多年,幾乎每天都要撰寫各種運動文章,與大家分享。這幾年,這個「零耐性」現象越來越氾濫,香港的運動迷其實不算誇張,相比外國和中、台的朋友,那種鋪天蓋地的留言才真的恐怖。上次去台灣,和兩位著名的籃球作家晚飯,大家都有同樣感慨,很多時被執住一字一句,斷章取義,或者偷換概念,戴上帽子,最後有理說不清,非常沮喪。

欣賞運動也好,看任何事物也好,每人的觀點不同,非常正常;但沒花時間看清楚,缺乏耐性去了解,只愛如同泥漿摔角式的辱罵,就太沒意思了。

季前看到路斯離開家鄉,加盟大蘋果,內心非常感慨。有些讀者就說我有點偏愛他,其實不然,我只是覺得球員歷經傷患而能重新站在場上,非常不易。三次膝部重創,包括左膝斷十字韌帶,以及右膝兩次半月板撕裂。2011成為NBA史上最年輕常規賽MVP,2012年就接連重創,那幾季幾乎抖多過打,試過兩季只只打了10場波!睇波多年,見過無數天才球星被傷患打垮,我們最熟悉的Penny仔、天才小前鋒希爾(Grant Hill)、拓荒者的悲劇之王萊爾(Brandon Roy)等,不是因傷而功力大減,就是生涯如流星閃過。

D.Rose今年才28歲,照理說應該未到高峰,可是經過無數傷患,老土講句,能夠站在球場上已經是贏家。目前路斯平均每場有17.5分及4.4次助攻,加上3.9個籃板,上陣時間為32分鐘左右,與MVP球季相比當然有一段距離,但考慮到來到不熟悉的環境,也不再是球隊的第一球權,上陣時間也刻意減少下,有這個數字其實已相當不錯。最重要是路斯為紐約人提供了絕無僅有的入楔進攻,讓進攻有更多變化,其他隊友也更易有空間起手,如今仗對公牛,上半場路斯就有幾球漂亮的上籃,助主隊保住領先。

季初也說過,紐約人是支「失敗兵團」,他們都希望藉這次機會翻身,正常來講,球隊的默契很難來得這麼快,最少要過完明星賽,去到下半季才會得心應手。同樣道理,勇士、火箭、雷霆和馬刺等,都在適應新的打法、適應新球員,全部都需要我們給予耐性。或者我是老派球迷,總是對住球員有份不一樣的感情,我們會希望球員打好波,不會在其傷口灑鹽,盡情踐踏或戲弄。看到球迷嘲笑路斯的傷患,認為他和Melo都是廢物,我想,也實在太過忽視了球員求變的努力吧。

今日賽前,路斯再次重申,希望季後仍能留在紐約人,繼續成為大蘋果的一員,可能因失蹤事件而負批無數,路斯也坦承擔心這會影響管理層的決定。當你試過斷腳,卻仍然選擇付出120%,每次上籃都是金球,其實球迷對路斯的愛是否太少?

看到路斯與艾華遜(Allen Iverson)相擁,很有惺惺相惜的味道,路斯說他們沒有多談,因為一切在心中。AI昔日無數次堅持帶傷上陣的打法,感動了無數球迷,更贏得「不死戰神」稱號,其實路斯又何嘗不是?同被誤解,同樣熱血,同樣在場上燃燒成灰,今日已買少見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