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三八婦女節電影推介

三八婦女節電影推介

今日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筆者不想說太多嚴肅的話題,決定推介大家觀看以下三齣電影,上一堂女性權益反思課。

20151013104633365718

《女權之聲》(Suffragette)(2015年)

《女權之聲》除了讓觀眾認識到英國女性的平權之路,還彷彿在鼓勵香港人爭取民主不要氣餒。

電影從小人物Maud的角度,折射出二十世紀初英國女性被壓迫、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主角Maud(Carey Mulligan飾)從7歲起便在洗衣場當童工,沒有接受過教育。在機玄巧合之下,Maud認識到女權分子Edith Ellyn(Helena Bonham Carter飾)和女權抗爭領袖Emmeline Pankhurst(Meryl Streep飾),漸漸意識到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問題,開始參與女權抗爭。同時,她亦開始受盡白眼、甚至被親人離棄……

電影走寫實路線,氣氛頗沉重,既抑壓又平淡,沒有刻意煽情的情節和配樂,甚至給觀眾一種仿紀錄片的感覺。戲中女性所面對的情況,比現時的香港糟糕得多,例如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樣上學、從小便要在惡劣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工資被剝削、被男領班性騷擾、離婚後會失去子女的撫養權……

戲中的「黑警」一次又一次打壓女權份子,大部份男性角色和「黑警」作為概得利益者的行為十分醜陋。香港觀眾很自然便會回憶起的雨傘運動,把戲中的情節投射到香港的情況、投入戲中的人物,並再次明白到,沒有投票權,就沒有基本人權。單憑一次抗爭未必帶來成功,除非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抗爭,否則當權者根本不會理會沒有投票權人士的福祉。

在電影宣傳上佔據了重要地位的影后級演員Meryl Streep,在戲中飾演女權抗爭領袖Emmeline Pankhurst,但其實她的戲份極少,所以,因為她而入場的觀眾可能會失望了。故事始終是由以Maud為首的多位小人物擔正,表達出社會抗爭甚至革命並不是單靠領袖,而是需要每位寂寂無名的抗爭者不斷努力。全靠每位抗爭者的血淚,才能夠為社會帶來改變。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

另外,除了女權運動這一條的劇情線之外,電影還花了不少篇幅講述主角Maud 所面對的家庭壓力。由於多次參與抗爭而被捕,她和丈夫關係破裂,最終更失去了兒子。演員Carey Mulligan的「素顏」演出,功不可沒,真情流露,表達出女權分子的內心掙扎,令觀眾十分難忘。Maud的遭遇相信能夠引起不少女權分子抑或是其他社運人士的共鳴,家庭生活和理想,或許有時候要二選其一。

最後,電影還可以讓觀眾反思「勇武vs非暴力抗爭」的爭議。起初,女權分子採用「暴力路線」,透過破壞商舖、炸毀郵筒甚至炸毀建築物的方式爭取女性投票權,但成效實在成疑,反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感,連女性的支持也爭取不到。

最終的那一幕,女權分子Emily Davison衝進馬場示威時被賽馬撞死,傳媒廣泛報導,才開始喚起社會對婦女投票權的支持。雖然這是一次悲劇,但觀眾亦可從中思考究竟「盲目勇武」抑或是「能夠搏取公眾同情的非暴力抗爭」,長遠來說才能夠為社會帶來改變。

c2a632d6jw1eqrid121nnj20hs0oqn1r

《逆權師奶》(Cart)(2014年)

韓國電影《逆權師奶》讓筆者回憶起一句說話:「抗爭是為了改變,也是為了不被改變。」

《逆權師奶》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間超級市場的合約員工突然遭到無理解僱,一班女工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開始組織工會、罷工、甚至佔領超級市場。有趣的是,電影裡的不少場面,也與香港的雨傘運動非常相似。

例如,佔領超級市場的場面、抹黑員工是被煽動的管理層、親商界的媒體、支持工運和反對工運兩個陣營的宣傳攻勢、黑社會襲擊罷工員工和帳篷、防暴警察的清場行動……香港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別有一番味道。

雖然電影稱不上很精彩,但給觀眾一種「偽紀錄片」的寫實感覺,抗爭的劇情也不是唯一的重心,花了不少篇幅去描述女工們的家庭和心理狀況。戲裡的大部份男人都是無能或者奸詐,女工們是正義的,既要照顧家人又要抗爭。煽情感人之餘,讓觀眾反思跨國企業剝削合約員工的社會問題。

戲裡有兩位重要的角色,分別是善熙(廉晶雅 飾)和惠美(文貞熙 飾)。善熙是一位模範職工,丈夫出國打工賺錢,惟有獨力照顧兩名子女,她安份守紀在超市捱了五年,經常「自願」加班。當以為有機會轉為正式員工、能夠為兒子買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突然被公司解僱,被迫走上抗爭的道路。

而惠美則是一位單親媽媽,較為剛強獨立,甚有抗爭的意識,不會替公司無薪加班,是組織工會的發起人,影響了善熙對工運的想法。但為了養家糊口,在電影中後段放棄抗爭。

上述這兩個角色的設定,彷彿在告訴觀眾,不論工人如何乖巧,其實也只不過是公司的齒輪。公司平日用各種口號對員工洗腦,甚麼「公司好,員工好」,純粹為了欺騙他們勤奮工作。當公司無情起來的時候,不會理會他們之中誰比誰勤力,總之一律解僱。

有別於一些男性工運電影,例如日本的《蟹工船》,《逆權師奶》以女性工人對抗父權資本主義的設定,女工們為了養活家庭而發動抗爭,更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同與同情。再者,戲中有不少令人難忘的煽情橋段,讓故事充滿人情味道。例如,在佔領超市的晚上,女工們點起燭光,講述自己的心底話;在電影的後段,善熙在電話亭內致電給惠美,告訴她最後的抗爭計劃,希望勸惠美「重出江湖」,拍得頗為感人。

觀看完這齣電影之後,筆者竟然不覺得戲中的主角們成功爭取到甚麼,這種感覺正正是電影最有趣的地方,亦是寫實的地方。抗爭過後並沒有大獲全勝,主要的工會領袖最終也不能夠復工,剝削合約工的情況應該仍然存在,社會並沒有因此而被改變。雖然沒有抗爭和犧牲,是無法帶來改變,但抗爭亦不一定會成功,這是十分傷感的事實。

樂觀一點去想,我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抗爭,而是我們相信惟有抗爭才會看見希望。社會運動從來也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因為事前預計到一定會成功才去做,而是因為我們持有某些信念和夢想,相信那些社會運動在道德上是正義的,所以我們才去做。正如電影中段有一幕,善熙和惠美在對談,說到她們其實已經不單止是為了誰復工而抗爭,暗示她們在價值觀上的改變。

抗爭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是為了改變,也是為了不被改變。善熙改變不了自己被解僱的事實,但改變了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不被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同化。她改變了自己的兒子,教會他要努力為了自己的權益抗爭,不要被便利店剝削,在過程中更間接修補了和兒子關係,這就是抗爭所帶來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就算短期內未能夠爭取成功,但正義的事情持續地去做,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two-days-one-night

《公投飯票》(Two Days, One Night)(2014年)

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法國電影《公投飯票》寫實地描寫出一名女性逆境自強的小品故事,當中還頗有深度。電影「小事化大」,將一個小人物捍衛自己「飯碗」的小故事放大成一齣九十分鐘左右的電影,並借此帶出資本主義剝削工人的慘況。

故事講述女主角 Sandra(Marion Cotillard飾)患上憂鬱症無法上班期間,工廠老闆發現原來只要餘下的十六名工人加班頂替她,工廠仍能如常運作。因此,老闆決定讓十六位員工用「多數決」形式,投票決定Sandra 的去留,在「讓Sandra留下」與「解僱Sandra ,每名員工獲得一千歐元花紅」兩者二選其一。Sandra為了生計,要在兩日內逐戶說服同事放棄花紅,投票讓她繼續留下來工作……

電影的劇情其實不斷重覆又重覆,講述Sandra 如何逐戶游說同事,以及她憂鬱的心理狀況。而其中一個給筆者深刻的訊息是歐洲經濟不景的情況。Sandra的同事都各自擁有自己的經濟問題和家庭問題,因而非常需要那筆花紅,有的人甚至要在假日兼職養家。

「投票」不一定代表「民主」,甚至不一定合乎道德。這個投票看似「民主」,但其實只是一個騙局,更是一場多數人的暴力。工廠老闆為了解僱工作能力最低、正在患病的Sandra,聰明地利用了人性自私的一面,借民主之名,行民粹之實,舉辦了這個奇怪的投票,將解僱Sandra的責任分散,製造出「唔關老闆事,係工人自決」的幻象。

投票的選項刻意製造出工人與工人之間的對立,類似是零和遊戲,這個做法成功分化了工人,讓工人把矛頭指向無權力的稻草人Sandra,而忘記了投票設定背後的不合理,以及老闆的剝削。「解僱Sandra ,每名員工獲得一千歐元花紅」這個選項更等於買票,在經濟不景之下,面對著這個道德兩難,工人還是很現實,就算心底裡不想解僱Sandra,但為了改善自己生活,甚麼友情和道德價值也拋諸腦後,這一點非常寫實。

電影給觀眾一種紀錄片般寫實的感覺,沒有甚麼配樂,也沒有煽情的地方,讓觀眾自己反思工人被剝削以及背後的問題。這部電影亦證明了團結的重要性,工人被分化,老闆最開心。結局是悲傷的,不禁感嘆:如果工人是團結的話,或許可以一起杯葛這個不合理的投票遊戲,否則在將來必定會有新一位受害者。

法國影后Marion Cotillard演活了Sandra這個角色,在戲中她遙身一變成為了一名普通到不得了的小市民,為了家庭而不顧尊嚴到處哀求別人憐憫。在戲中有大量無對白的內心戲,患上了憂鬱症的Sandra,曾多次爭扎和放棄游說。這個角色支撐著整部電影,難怪曾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