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特首選舉系列(七):主流意見

特首選舉系列(七):主流意見

在前晚舉行的特首選舉辯論中,林鄭月娥許下豪言壯語,謂「如果香港人主流意見令我無辦法再擔任行政長官,我會辭職。」筆者習慣了科學思維,於是立即思考:甚麼是「主流意見」?誰去決定「主流意見導致林鄭月娥無辦法擔任行政長官」?當然,辭職之後受到挽留的話,如何處理,又可另作別論。

筆者無意協助或批評任何一個特首候選人,但因為近年有太多語言「偽」術,所以希望所有官員及政治人物許下承諾時,可以比較具體和科學一些。

舉例說:如果「香港人的主流意見」不是一般持續性和科學化的民意調查結果,那又是甚麼?如過心中的答案是「爺爺的報紙」或「議會三份二」(兩者其實無大分別),可能也未嘗不可,但總要有所說明。更何況,林鄭月娥在辯論中引述的民意調查數字,好像也沒有經過嚴格的專業考核,似乎有點馬虎。

問責官員如何向民意問責?筆者早於2003年6月便已發表文章討論,並建議使用一些「公開的、能夠與世界接軌的民意數據」作為參考標準,包括民意公決的概念。經過多年的研究經驗,筆者認為,任何官員如果在民意調查或民間投票中,有持續超過三分二市民要求將其「罷免」,便應免職。

雖然前特首曾蔭權曾經說過「民意如浮雲」,但回顧歷史,董健華提早辭任特首、梁振英放棄尋求連任,肯定與民意有關。林鄭月娥能否當選?泛民選委如何投票? 民間投票效用如何?全屬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林鄭月娥既已把「主流意見」和「特首辭職」拉上關係,民意的作用已經不能透過語言「偽」術輕輕洗去。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所屬機構立場無關。

鍾言亦議 Chung's Blunt Words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