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企街數車的少年——民間如何監察巴士路線?

企街數車的少年——民間如何監察巴士路線?

圖:南港島綫關注聯盟三位成員韓家謨、鄭衍祺及李晉生

(獨媒特約報導)巴士路線被削,除咗搵區議員嘈兩句外,一介草民仲有好做?

港鐵南港島線(東段)去年底通車,而鐵路通車前,運輸署已向區議會多次簡介巴士路線重組方案。這個時候,多個團體、fb 專頁及街坊組成「南港島綫關注聯盟」,持續向運輸署、巴士公司及議會施壓。網上出圖、接受傳媒訪問並不算是他們的工作重點,聯盟花費最多力氣的地方,肯定是「企街」。聯盟在通車前後,多次動員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實地紀錄巴士班次及載客率,手握民間數據,與「專業」的運輸署及巴士公司數據抗衡。

運輸署上月於南區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上,提出修訂重組方案,力度已經比鐵路通車前的建議「輕手」,運輸署代表亦在會上多次重申署方獲取數據的準確性。今個月,運輸署提出修訂後的最終落實方案,將削線減班力度再度減輕,亦採納了分階段實施的方案,由4月17日至5月15日起每隔一個星期執行數項措施。

17855285_1358967440836728_8931187194984765704_o

17855272_1358967430836729_8115724830994794533_o

南港島綫關注聯盟三位成員韓家謨、鄭衍祺及李晉生接受記者訪問,指新修訂的整體方向大致可以接受,但他們仍密切留意「魔鬼細節」。 李晉生批評運輸署刻意忽略公開詳細的班次時間,改以一定範圍的數字概括了事。他以75線(深灣至中環)為例,在文件中只簡單提及將其削減至「12至30分鐘」一班(巴士公司至實施前數日前才公佈詳細班次時間表),而未有提及詳細的開出時間及分佈等細節;令人難以掌握班次之餘, 更不免擔心會否與其他相似路線「堆埋一齊開」,使其喪失優勢後,再借機取消或進一步減班。

DSC_2746
圖:75線被削減至大部份時間30分鐘一班,料稍後運輸署會建議縮短至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在南區區議會上,區議員張錫容(鴨脷洲北)籲運輸署「起碼留返兩班比學生都好」的90C(鴨利洲大街至中環),在署方新方案下將轉型為 「學校線」, 改為只在上課日早上7:00及7:15開出。手握90C客量數據在手的聯盟成員韓家謨、鄭衍祺指,南區不少上班族在鐵路通車後仍利用90C前往中環及皇后大道東一帶,只是碰巧學生或家長對先前擬取消的方案迴響較大。韓家謨更笑指如果議員有到場數車的話,絕不會出現同類的「誤會」。

17991571_1367372659996206_6421467105214385429_o

聯盟對運輸署的思維自然有頗多不滿,鄭衍祺指署方總是停留在「點對點」的思考,對路線中段的乘客視若無睹。他以71(黃竹坑至中環)為例,指總站黃竹坑居民乘搭該線的意慾的確隨著南港島線(東段)通車而下降,但同時路線也途徑目前暫未被鐵路覆概的薄扶林一帶,結果71仍被強行削減至20至30分鐘一班,無辜令位處中段的薄扶林居民「受害」,日後更可能被迫依靠港鐵出入,形容此種交通模式簡直是倒退。

政府及巴士公司,對外有意無意均會指責區議員及「地區人士」「死攬」巴士線,他們表示十分歡迎巴士公司削減甚至取消一些「做唔住」的路線,亦對「以鐵路為骨幹」的政策表示認同,只是覺得現時的狀況是「弱了枝卻未強幹」,當局一心硬推卻忽略其他配套設施。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選擇」,保持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務營商環境,提供同質、穩定並可靠的交通服務,讓乘客自行「選擇」哪一種交通工具,而非以政策傾斜於某一方。

18120171_10154931251024667_1110356301_o
圖:南區原「線王」之一171線(海怡半島至荔枝角)因應客量下跌已減少班次,聯盟及地區大致認同

最新的巴士路線重組方案對南區居民而言,或屬「階段性勝利」,他們均認為全靠南區的社區連結充足,身兼 Facebook 專頁「南區交通」創辦人的李晉生亦指南港島線延遲一年通車甚為關鍵,一年時間令他們「可以做多好多野」,亦成功令「Facebook層面」的「小玩意」到今日慢慢凝聚成真實的社區召集力,又笑稱成功組織居民全賴經常堵塞的香港仔隧道,再配合各方地區組織,才能「成功爭取」如今的成果。

18160010_10154931251019667_1556048347_o

記者:叮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