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張翠瑜:後真相世代的資訊素養教育

【文化論政】張翠瑜:後真相世代的資訊素養教育

去年「後真相」(post-truth)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詞彙榜首我們收到進入後真相世代的溫馨提示,面對真假並存的資訊要保持清醒,以免跌入資訊餵養的網絡陷阱。

後真相,意指「在形成民意的過程中,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評論人宣佈進入「後真相世代」,個人立場先行,證據事實為次;人們按個人喜好選取資料,得到其願意相信的結論。縱有論者指出立場先行漠視事實,自古之來皆有,並非新鮮事。然而,網絡資訊流轉的速度和數量劇增,訊息真偽並存,加上社交媒體的迴音谷效應,讓後真相與假新聞互相滋養。

人們來不及判斷與驗證消息,便急急在朋友圈分享資訊,因為速度便是一切。這種傾向令假虛假消息流傳,左右政經局勢,加深社會分化。例如,早前美國廣為傳播的假新聞指希拉里和民主黨在華盛頓經營販賣兒童給戀童人士的薄餅店,後經警方查證並無此事,不過選情已受影響。本地網絡流傳新移民濫用綜援購買奢侈品的故事,雖經查證為假新聞,但仍反覆散播。由此可見,互聯網是開放自由的資訊平台,既是打破一言堂的利器,反過來,也是假新聞發酵的黑洞。

發明後真相這詞的人不可考,但想必是飽讀詩書之輩,甚或以追求真相為業。後真相三字溢出哀傷感歎,人類文明追尋知識至此,現在竟然倒行逆走。幸運的是,當我們正視後真相的殘酷真相,願意採取行動,嘗試逆轉趨勢,也許還有轉機。

今年三月,互聯網之父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於公開信指出現時網絡環境充斥假新聞,讓別有用心之士有機可乘。社交網絡和搜尋引擎藉演算法按個人數據,選出用戶最有可能點擊的資訊,故此鞏固人們偏見的假新聞大行其道。他鼓勵臉書和Google等資訊守門人繼續打擊假新聞。而互聯絡基金會將繼續研究並提出政策建議。臉書一方面在美國測試測試假新聞審查機制,以第三方獨立新聞驗證機構驗證新聞真實性,並在臉書裡標籤假新聞,讓用戶警惕。另一方面,臉書在四月推出1400萬美元的基金,與科技界領袖、學院、非營利組織合作,贊助新聞誠信計劃(News Integrity Initiative),藉此向網絡用戶提供新聞的專業分析,宣揚新聞誠信的重要性。同期,維基百科創辦人韋爾斯(Jimmy Wales)推出新網站「維基論壇」(Wikitribune),凝聚社區力量,致力打擊假新聞。維基論壇的新聞由專業記者和義工共同撰寫和核實,新聞來源素材對外公開;如同維基百科,網站容許任何人提出關注議題和修正建議,借助大眾求真之力,撥亂反正。

看到這些計劃固然可喜,但聽聞外地政府打算立法打擊散播假消息、設立審查機制,資訊自由的警鐘又響起。與其依賴他方代為過濾偽資訊,將辨別資訊的主動權交出;大眾應當培養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能力,這才是面對後真相與假新聞的治本之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資訊素養為「個人必須能夠識別所需的資訊,知道如何找尋、評估資訊的質量,存儲和檢索資訊,進行有效地和道德地使用資訊和應用資訊,以達至創造和交流知識」。這樣人人懂得識別資訊虛實,查證消息來源。理想來說,資訊素養能力應當自細培養。

香港政府雖在2000年的課程改革文件,將資訊科技定為關鍵項目,並編制《資訊科技學習目標》教學指引。但資訊素養的推行進度仍然落後於課程目標,因一直未有明確教學策略和方針,幫助教師資訊素養方面的教學工作。根據2010年〈發展課堂活動及評估工具通過科學科/常識科提昇學生資訊素養〉研究文件,教師未有足夠的資訊素養培訓,也未有相關的課程規劃。至於第一屆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水平研究2013的研究結果反映,香港學生的資訊素養水平比其他已發展地區為低,香港學生在定義、收集和管理資訊的表現不俗,但於整合、評估、交流和創建資訊等方面表現較弱。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擬定教育政策,並不可單純增加在課堂使用資訊科技的次數,而是提供自主的學習機會,讓學生使用資訊科技解決難題。既然近日新任特首願意增撥教育資源,何不考慮投放於資訊素養的教育工作,讓香港在後真相年代找到出路?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哲學碩士,關心文化治理與圖書館。

原文刊於2017年7月10日信報專欄。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