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舊工廈中重生──黃竹坑

在舊工廈中重生──黃竹坑

說到黃竹坑,你對它的印象是什麼呢?是工廠大廈林立的舊區、是海洋公園的所在地、還是因交通不便而仿與外界隔絕的荒蕪之地?原來,自於2010年4月政府實施活化工廈政策,至於2016年12月港鐵南港島線正式通車,黃竹坑已在悄然改變,並正等待著破繭而出、衝上天際的一刻。

輝煌──昔日香港工業的歲月

根據1988年的南區選區分佈圖,黃竹坑的地域範圍重新修訂為東起南風徑,西迄漁光道,南至深灣道,並一直沿用之今。黃竹坑在1950年代以前的土地用途主要為農田及村落,只有約1%的土地用於工業。而在1950年代,香港因為韓戰影響下將經濟重心從農業和轉口貿易逐漸轉移至工業發展,政府亦計劃將黃竹坑重新打造成工業重地。經過一連串的遷移、清拆和填海的工程後,黃竹坑已被規劃出輕工業區、普通商業住宅區、高級住宅區等不同土地用途。為了推動區內工業發展,政府進一步改善黃竹坑的交通和社區配套設施,包括於七十年代興建香港仔隧口,以加強黃竹坑與區外的交通連接。同時又在區內興建公屋,以為區內工業提供勞動力。七十至八十年代是黃竹坑工業發展的全盛時期,當時黃竹坑道、香樂道及業發街一帶建有達四十幢工業大廈,不少電子零件廠、煙草廠、紙品印刷廠、塑膠製品廠等都到來設廠生產。黃竹坑與觀塘、荃灣等區共同締造香港工業發展最輝煌的一頁。

1980年代起,香港的工業生產北移,取而代之的是三級產業如金融貿易與服務行業。至1990年代工業式微,大量工廈單位空置,1999年黃竹坑區內的工廠平均空置率為8%,個別工廈更高達50%,較全港工廈平均空置率的20%為高。為了更有效善用土地資源,重新設定黃竹坑的發展方向絕對是箭在弦上。

困窘──無人問津的荒地

為了發展黃竹坑,政府在1988年於黃竹坑道及南朗山道交界興建一條雙程雙線的架空天橋。2001年,黃竹坑工業區內約8.3公頃工業用地改為商貿用途,及後批出多項酒店發展項目,期望憑據海洋公園及銅鑼灣核心零售區的車水馬龍帶動黃竹坑區內的商貿發展。

然而,黃竹坑的改革遠遠不如其他工業區如觀塘般一帆風順。到2009年,大部分重建酒店項目仍毫無動靜,更有部分發展商認為無利可圖而放棄興建。

到底黃竹坑發展的「死因」是什麼?我們常說香港土地不足,何以有黃竹坑卻又無人問津?歸根究底,就是黃竹坑長久而來的交通問題。連接黃竹坑與區內商貿區的香港仔隧道是「遠近馳名」的擠塞,加上位置偏遠,這大大減低發展商的投資意欲,並窒礙酒店業和其他行業的發展。故此,黃竹坑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困局,大量的工廈單位投閒置散,儼如一片荒蕪之境。

轉機──南港島線和工廈活化的影響

為了改善黃竹坑的發展困局,政府故從交通配套及工廈政策入手。於2007年,政府提出興建南港島線(東段)以連接金鐘至海恰半島,並於2011年通過計劃。2016年12月,工程完成並正式通車。現在,市民由金鐘出發,約8分鐘即可到達黃竹坑,相比往日在香港仔隧道「等到花兒也謝了」的局面實在是大為改善。如此亦大大提升了黃竹坑對外連接的能力,為這片荒地打開了窗口。

IMG_3200
圖:黃竹坑站

同時,為了改善工廠大廈的空置率,政府於2010年正式實施活化工廈政策,並至2016年結束。計劃允許工廈重建並轉為寫字樓和零售店鋪等商業用途、或免補地價將整幢工廈改裝活化,轉作其他用途如寫字樓、藝術工作室、娛樂場所等。

在交通配套和工業活化政策的雙管齊下,黃竹坑有如群雄割據一樣,不同的發展商爭相展開工程。如一出黃竹坑站,就看到嘉華集團名下業發街1號的金寶大廈活化為創意工業大廈 The Factory,外牆、停車場及大堂範圍均畫上醒目鮮明的美式漫畫,保安悄悄跟我說:「聽說發展商聘請了個法國藝術家來重新設計工廈,花了八位數字呢!」The Factory 從工廈變成寫字樓用途,穿著裇衫及套裝的年輕上班族在大門駱驛不絕地進出,當中更有不少是外國人。這與周圍相對殘舊的工廈和忙著搬貨、汗流浹背的工人和貨車司機形成一個奇異的畫面,讓人感到格外突兀又新奇。

C360_2013-07-17-16-05-52-334

除了在黑壓壓的工廈之中多了很多型格高聳的商業大廈和酒店外,黃竹坑於近年又多了一股「文青」氣息。當日,作為九龍人的我化身為遊客,在黃竹坑工廈區展開文創藝術的尋寶之旅。在無意間,我發掘了一幅幅畫工細膩又色彩斑斕的塗鴉,還來不及探究其來歷,又在殘舊的外牆上看到藝術畫廊和時尚高級傢俱店的宣傳海報。又在工廈與貨車共同掀起的灰塵和噪音之中,我在佔據工廈地鋪的草根食堂以外,我看到佔地千呎、裝潢時尚新潮的咖啡店──「感味宮匠」Sensory ZERO。

感味宮匠的黃竹坑店位處香葉道2號 One Island South 地鋪,於2014年11月開張,是全港最大的咖啡店,也算是早期在黃竹坑工業區內開店的租戶。老闆 Alvin指店內本來是做咖啡豆和烘焙機的批發生意,後來才逐漸發展成咖啡店。在這兩年半中,Alvin 已見証了區內巨大的變化。「以前這裡的 7-Eleven、屈臣氏和
Starbucks 一到星期六、日就關門。供應商也不肯送貨入黃竹坑。我們的員工大部分都是住在鴨脷洲的,因為區外的人不願意入來黃竹坑,我們也不想他們花長時間通勤這麼辛苦。」現在在工廈活化和南港島線的影響下,黃竹坑的人流較以前大增,「我們以前只做平日的區內生意,現在反而是周末最好生意,更有很多區外人特地前來。」Alvin 更看準南區缺乏健身活動場地的機遇,於稍早前在店內新增格鬥技(MMA)場,希望能推動健康飲食與運動的文化。

而近年,黃竹坑也意外地逐漸成為了畫廊、藝術工作室和創意特色商店的集中地。在本年3月23日,南港島藝術區更舉行南港島藝術日,開放區內24個藝術空間予各界藝術愛好者和公眾免費參觀。黃竹坑從一個與藝術掛不上邊的單一工業區演變成一個帶藝術味的社區,也是沿於工廈發展的趨勢。區內工廈一般樓底高、樓面開闊、走廊寬敞、租金亦較畫廊集中地的中環便宜近三至四倍,對香港的創意工作者和畫廊商人來說可說是烏托邦!於兩、三年前,黃竹坑大概有約五家畫廊進駐。後在南港島線帶動下,現已增至超過二十間畫廊。另外,協成行亦將好景工業大廈活化為 Genesis 創協坊,並贊助藝術發展局的「ADC藝術空間計劃」,將12樓全層過萬平方呎以特惠租金租予本地獨立藝術家作工作室之用。在社區協同效應帶動下,藝術工作室、創意商店、畫廊、食肆、印刷廠等形成一個互動網絡,有助促進區內的藝術創作發展。

這一切一切,都讓我領悟到一個事實──黃竹坑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它不再是我們以往所認知的單調無趣的工業區,而是一個多變又蓄勢待發的新都會。

破繭而出、但化蝶了嗎?

黃竹坑每天都在變化,其發展令人期待。然而,走在工業區時,那種突兀感久久不能消散。鮮艷的黃竹坑站就這樣明佇立著,但那種荒蕪怪異之感竟仍彌漫於每個大街小巷。綜合了工廈保安、食店老闆、獨立藝術家家等不同區內使用者的意見,我就黃竹坑的發展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工作的好地方,但非生活的好地方。

我其中一個受訪對象是一個藏於工廈某層的食店老闆小肥。他的食店於2014年11月開張。他說他本來有想過在觀塘或西環開店,但由於觀塘的租金太貴,西環的地形直線發展,又不利於做集中範圍的生意,反而黃竹坑工業區租金相對低廉,且呈半圓形集中發展,故來到黃竹坑的某工廈神秘地弄起外賣店,後再於同層租另一單位供人堂食。「黃竹坑這個地方只是讓人上班,下班你就回家,你不會在這裡消費、娛樂、流連。」他指區內供應日常生活的基本配套設施遠遠不足。「全區只有約20間食肆、5間餐廳、2間外賣店,根本不足以應付區內工人和上班族的需要。在黃竹坑站啟用前,整區只有一間 7-Eleven。有一次我的客人不夠現金付錢,還要特地坐車到香港仔提款呢!」這話聽起來很荒誕可笑,但同時也解釋了黃竹坑予人荒蕪感的原因。

在 ADC artspace 租用工作室的陶瓷藝術家 Sara 亦有相同看法。「有一次我和拍擋想丟棄一些家居用品,卻發現整區竟也沒有一個垃圾收集站!最後我們要電召客貨車來送走它呢。」另外,如其他受訪者一樣,她提到黃竹坑缺乏街市、超級市場和商場,故有時她要特地到香港仔買口罩、膠手套等日用品製陶。「所以黃竹坑站現在有 7-Eleven、OK、提款機和麵包店,可以彌補到一些基本需要呀!」

對於黃竹坑區內使用者來說,基本生活上的配套設施才是最急切需要的。同時,缺乏這些基本配套,亦有礙吸引區外人進區消費。港鐵通車及工廈活化帶動的商貿發展,是黃竹坑現代發展的重要起步。但要發展成像金鐘、銅鑼灣一樣的多元化且便利的商貿區,看來即並非一時三刻可實現的事了。

想像──第二次洗牌?

黃竹坑由六、七十年代繁華的工業區,逐漸改變成現今的嶄新面貌,可說是在經歷一次改頭換面的洗牌工程。而當港鐵通車及工廈活化後,區內租金及物價不斷上升,又會否再出現第二次的洗牌?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在本會3月接受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由於港鐵通車,黃竹坑地段的租售價可謂香港近年其中一個升勢最急促的地區。該區舊式工廈原來的租金水平只有9至11元,但現時已急升至14至18元。業界預料整個地區於未來十年將會全面提升。

發展商和業主當然對此喜聞樂見,但首當其衝的還是工廈內無數默默耕耘的小商戶和創意工作者。直至三五年前,黃竹坑工業區因為交通不便及比較殘舊,相較低廉的租金對他們來說是一大吸引因素,故不少獨立樂隊和藝術工作者遷入工廈中一個個小單位中,令破舊骯臟的工廈突然增添了一份「格調」和「氣質」。

對此,有區內藝術工作者質疑這也算是把黃竹坑工業區「士紳化」的一種手段。商界支持創意藝術在區內的發展,為旗下樓宇「洗底」,再提升其價值。單位租金的暴升,將再一次把藝術工作者迫遷到更偏遠及寂寂無名的地方。而最終區內的面貌,理想當然可以預想成為──偏佈高級住宅、高檔次商場和甲級寫字樓的商貿區──如中環、如銅鑼灣、如金鐘。如香港。

「地鐵帶到人流,帶不到品味。一開始就有地鐵的地方,是不會有藝術的。」感味宮匠的老闆Alvin如是說。作為充滿了熱誠和抱負的年輕咖啡師和老闆,對於現在「升到傻左」的租金,他很淡然的接受,「當將來黃竹坑站地鐵上蓋一建屋,我們一定會『死』。只希望在這段時間再做好一點,挑戰愈多,進步愈多。」

「香港就是一個商業社會,只要你平衡到,清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OK。其實不只香港,世界各地的創作者都需要面對不同的困難或條件限制,凡事都有兩面。」陶瓷藝術家 Sara 面對區內變化也很平和。「我不想拉扯到『藝術被商業利用』的命題。商人以藝術成功宣傳地區,藝術家又可以做到自己喜歡的創作並賴以生存,這難道不是雙贏嗎?」

是的,黃竹坑工業區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的繪製下,將會繼續改變、然後成熟、最後重生。孰好孰壞,有待我們一同發掘和期待。

參考:
《黃竹坑故事 從河谷平原到創協坊》,劉智鵬,黃君健 
《黃竹坑換血 舊工廈重新》,香港文匯報,20170319
《活化工廈下的最大型文化迫遷》 香港獨立媒體,原人,20100203

鳴謝以下對象接受訪問:
感味宮匠Sensory ZERO Alvin
食店 小肥
ADC artspace 初心工房 Sara
Ditto Ditto Pauline
Charbon art space Zalie Chuffel
The Factory及利美中心的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