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雞蛋成了高牆

當雞蛋成了高牆

讀了下述兩段引文,會想起甚麼?是香港近年持續不斷的抗爭?還有昨天(還有接續而來)被重判的青年與學生?

「這……是一個歷史悲劇,廣大的基層參加者,絕大部份是好人,而不是『暴徒』,他們的『抗暴』意識和……赤子之心,還是需要肯定的。他們不應受到嘲笑和歧視,他們只是被動的群眾,更不是既得利益者。當年他們失去職業,生活艱難,並付出了沉重代價……」

「要分析『……』,首先應該當時的社會基礎去找原因。當時……政府的……統治政策只是攫取利益,不管市民福祉,又對香港市民……採取高壓手段,造成了與市民的尖銳矛盾。社會缺乏公義,市民沒有民主,生活艱辛,民生困乏的情況下,民間不滿情緒瀰漫。即使沒有『……事件』,這種矛盾的不斷累積而導致的對抗,遲早也會發生。故此,即使……沒有發生這事件,但這種矛盾的不斷累積而導致的對抗也遲早爆發。……年的『……』,是哪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理論的印證。其性質是一場香港市民不滿……高壓統治及民生困乏而進行的反擊,是愛國、反殖、反迫害,要求人權、生存和維護權益的鬥爭。這場鬥爭,迫使……認識到非變革圖存不可,為謀求延續其……統治而被迫推動改革,以懷柔做法取代高壓統治,並開始關注民生和勞資關係改善。」

好的,讓我們將被省略的文字及作者補回,再看看原文:

「這場鬥爭是一個歷史悲劇,廣大的基層參加者,絕大部份是好人,而不是『暴徒』,他們的『抗暴』意識和愛國家、愛民族的赤子之心,還是需要肯定的。他們不應受到嘲笑和歧視,他們只是被動的群眾,更不是既得利益者。當年他們失去職業,生活艱難,並付出了沉重代價……」(吳康民,2011)

「要分析『反英抗暴』,首先應該當時的社會基礎去找原因。當時港英政府的殖民地統治政策只是攫取利益,不管市民福祉,又對香港市民和愛國工會採取高壓手段,造成了與市民的尖銳矛盾。社會缺乏公義,市民沒有民主,生活艱辛,民生困乏的情況下,民間不滿情緒瀰漫。即使沒有『六七事件』,這種矛盾的不斷累積而導致的對抗,遲早也會發生。故此,即使1967年沒有發生這事件,但這種矛盾的不斷累積而導致的對抗也遲早爆發。1967年的『反英抗暴』,是哪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理論的印證。其性質是一場香港市民不滿港英高壓統治及民生困乏而進行的反擊,是愛國、反殖、反迫害,要求人權、生存和維護權益的鬥爭。這場鬥爭,迫使港英認識到非變革圖存不可,為謀求延續其殖民統治而被迫推動改革,以懷柔做法取代高壓統治,並開始關注民生和勞資關係改善。」(工聯會,2013)

這兩段文字,反映了香港左派人士重新詮釋「六七暴動」,藉此實現「平反」的想法。他們將事件突顯為社會矛盾,1967年的青年人與學生,是懷著「赤子之心」去回應社會不公與矛盾,並起來抗爭。他們不應受到歧視,甚至要肯定他們迫使殖民地政府改革的貢獻呢!

其實,「社會缺乏公義,市民沒有民主,生活艱辛,民生困乏的情況下,民間不滿情緒瀰漫」的問題,仍是今天香港的真實寫照。今天香港左派是否仍然同意:「哪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抗爭者為了愛國、人權、民主及民生,應該對高壓統治作出抗鬥?還有,抗爭者「不是既得利益者」,絕大部份是懷著「赤子之心」的「好人」,而不是「暴徒」!

不禁問:六七暴動的程度,其實跟近年香港社運抗爭相比,到底哪個更「暴力」?對社會秩序帶來更大的破壞?昔日的所謂「抗爭者」,今天變身成為「建制」「既得利益」的「新階級」後,請問自己到底在為誰發聲?對比五十年,港英殖民地政府及特區政府其實都站在統治者角度,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而將挑戰他們的抗爭者送到法庭及監獄;不過,為何昔日抗爭者反對的殖民地政權,仍可以為了挽回民心而作出改革;但今天已經成為建制一員的他們,卻反過來繼續「高壓」?不惜一切地打壓對社會有承擔的青年人?

歷史的諷刺在於,當雞蛋變身成為高牆後,變臉變得很醜陋,卻很真實。但我仍然相信歷史。在歷史面前,無人可以逃避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