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活得像自己的Facebook一樣

活得像自己的Facebook一樣

網上有大量使人失落的轉發帖,一般關於不公義社會下的弱勢社群:無依老人、貧苦創作人、絕望家庭、病患、政治打壓......許多轉發的人,也是真的上心(偽善者則無謂討論),跟朋友聊起帖文時,也真的扯火,顯然是「轉發」到心坎裡去,可惜僅此而已,離線後生活不變,照常上班下班、旅行、上班下班。甚至跟自己的戶口•朝相反方向地•生活,線上聲緩小眾,線下光顧連鎖,事實上,他們在線上的憤慨都貨真價實,只是未有轉到實際生活中,感受和行動相距得越來越遠。

你不難感受到箇中存在隱患。談起某些議題,有人突如其來勃然大怒,有人急急轉換話題,像見鬼一樣。別小看這種心理失衡。人不能一邊吸收大量社會不公義的資訊,一邊如常吃喝玩樂,這樣會逼瘋自己。當理念與現實生活背道而馳,感受着自己的扭曲,心理失衡,汽球會爆。互聯網讓人看到世界,包括看見社會的醜陋。

開始覺得我們需要將真實生活靠近……自己的Facebook戶口。既然轉發「苦賣白蘭花」,在現實生活裡,就去光顧於後巷兜售生果的小販、到街市買菜;每當憤慨於「自己香港自己救」七個字,去買香港文學雜誌、唱片、本土設計品牌,買少一次H&M;讀到社會不公義,切實去簽名、去反對;看到病患的故事,去捐錢、捐血、登記器官捐贈。別光坐着轉發和按「嬲嬲」「哭哭」,Live exactly like your Facebook account. 重點並非幫助他人(雖然這也很重要),而是幫忙自己,線上無奈,線下解決,維持心理平衡。有人認為,不看就不會有負能,我不認為,世界永遠有不公平,關鍵是如何感受到自己身為社會一份子的價值。

說實話,許多人已經離開了,意思是逃避接收社會不公義的資訊,他們說「那些東西讓我不快樂,我不想不快樂」,鴕鳥政策,看看電視吃吃拉麵又一天。如果你是依舊沒有逃避的一群,別離開,社會不需要更多的鴕鳥。香港的鴕鳥肉經已多到足夠非洲吃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