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深水埗區議員倡與民共議 居民有權話事「種乜樹」

深水埗區議員倡與民共議  居民有權話事「種乜樹」

(獨媒特約報導)颱風天鴿和帕卡早前在短時間內先後襲港,全港多區有樹木倒塌,荔枝角深盛路一帶是重災區。民主黨深水埗區議員袁海文和鄒穎恆提出「社區種植,與民共議」,希望和區內居民一起商討被颱風吹倒後種回的樹木種類。

在荔枝角深盛路及深旺路,鄰近是西九四小龍的多個私人屋苑,在颱風天鴿吹襲時,多棵樹木已告倒塌。康文署近日表示,署方颱風後在深盛路、荔枝角道及通州街一帶分別「扶植」了15棵樹,「修剪」了20棵樹木和「清理」了31棵塌樹。

DSCF0414

袁海文引述康文署稱,該區有風洞和漏斗效應,即是在路兩旁都是住宅下,前排的樹倒塌後,深盛路近興華街西方向的樹木亦隨之塌下,而塌下的較多是白蘭樹。他早前和康文署樹木組官員會面,並到深盛路視察情況,官員表示將會在年底前種回所有樹木。官員建議重新種植的樹木種類,包括大花紫薇、細葉欖仁、黃花風鈐木和杜英等。

DSCF0382

康文署建議種植「大路」種類

康文署指出,白蘭的結構不耐風,建議在區內種植大花紫薇;而黃花風鈴木的開花期則較短,只有約兩至三星期,樹葉在冬天時更會全數掉落。有居民則認為白蘭在花開時較香,希望能保留。

袁海文表示,就今次塌樹問題沒有在區議會上文件,因為會議要在28日才開會,所以直接聯絡康文署樹木組。他重申,希望往後就區內不同議題和居民有更多共議環節:「太天馬行空可能唔得,但執行到的都盡量同居民傾。」

DSCF0255

圖:颱風襲港後,區內多棵樹木倒塌(攝於8月27日)

袁續指,今次是公眾教育和連結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機會。他和鄒穎恆遂列出五種樹木種類的好處和壞處,在區內懸掛橫額,讓居民考慮和選擇。鄒穎恆則表示,不少居民都反映十分重視區內的樹木,希望樹木辦能盡快重新種植。她認為,康文署今次是有心去做,但對樹種的傾向較為大路,強調應重視居民的意見。

他們計劃在十月初前完成收集居民意見,轉交予康文署。袁海文認為康文署尚算開明,指西九龍共倒塌了近七十棵樹,署方目前的樹苗不足,需時採購,所以有空間讓居民作社區參與。

DSCF0408

有區內居民質疑,康文署「寧枉毋縱」地斬樹,署方回覆表示,部分樹木受風吹襲時已傷了主幹根,要「扶植」的話會令樹木再受傷;所以唯有移除。在颱風過後,有居民關注為什麼有樹木沒有種入地底,質疑是否「偷工減料」。袁海文曾向康文署查詢,獲得的回覆是「刻意咁做」,指因為種得過太深的話,會有真菌入侵樹木。

專家嘆市民缺正式渠道表達對「樹木」意見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及樹木專家詹志勇對獨媒指出,與民共議是好事,但認為市民對樹種未必有足夠的認識。他指出,由種樹方法、樹木種類和地點都需要專業知識,強調樹木要良好生長必須符合多個條件:「香港啲樹點解搞成咁,就係因為政府亂嚟種錯哂。」

他慨嘆,市民沒有正式渠道就保育樹木和相關問題表達意見,指政府「最叻就係搵區議會,掉俾區議員就當搞掂咗」,認為不是每名區議員都具有專業樹木知識,未能對症下藥。

DSCF0411

有「樹博士」之稱的詹志勇,曾是發展局「樹木管理專家小組」成員。發展局在今年3月成立「城市林務諮詢小組」,取代原來的樹木管理專家小組,詹志勇和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均不再獲委任。詹指出,委員會中的海外會員較本地會員更多,質疑無法知道本地樹林的實際情況。他重申香港的人口超高密度,迫到樹沒有生長空間,「咁多外國專家,晚晚視像會議都唔掂啦。」

詹志勇批「真菌」說法荒謬

此外,詹志勇又回應指,康文署的「真菌」說法荒謬,強調植物要種得深是理所當然的事,「所有植物都有真茵」,指真茵是否危害樹木生長要視乎或然率:「樹唔種入地,唔種深啲,係無意思,呢個常識嚟。」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