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選舉事少,阻著地球轉事大——泛民政黨要嚴肅反思

選舉事少,阻著地球轉事大——泛民政黨要嚴肅反思

同根生的政黨和公民社會,本該裡應外合,倡議行動,在選舉中結盟,推舉最有質素和贏面的候選人,管他是素人還是黨工,總之與街坊一起支持,為社區推動進步議程,革新議會。這是顯淺道理。

除非不是。嘿,不是理念相同。

香港的區議會是花瓶,投票率與立會選舉沒法比,不屬任何陣營鐵票、有獨立思考的選民對區議會麻木和不屑。小選區在區選只有二千三百多人投票,但立法會卻可神奇地催多了千五票,把數據比較,多出來的千五人幾乎都投非建制。

因此,泛民政黨要嚴肅反思的,是為何這千五人不是他們在地區的忠實支持者?若是,那大部分區議會議席都可以翻盤。

這千五人是誰,他們對社區有怎樣的想像,對區議員有怎樣的要求?我相信他們希望議員有宏觀的理念和價值,不停留在小恩小惠和搞聯誼,不只乞求多一處過路設施。宏觀的區政,就是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全局思維,是規劃、保育、社區經濟,減廢,綠化,文化傳承,提升公共空間。區議員應掌握社區需要的規劃,那些需要保留,與街坊共同制訂可持續發展藍圖,這是SDG對社區公民參與的要求。

但政黨對參政的人缺乏培訓,不學無術,甚麼是SDG?自己唔識,也會低估街坊智慧,藐藐的覺得「保育又算是什麼」?

就這樣,區議會的地位和在社區規劃的聲音,年復一年的被無知拖著後腿,儘管贏了議席,卻輸了實質改變和社區充權,幸好有公民社會補充了這片空白。不過,無知無覺的人總會理直氣壯,繼續數白欖的訴說參加了幾多個法團會議。

選舉事少,阻著地球轉事大。我相信,每區都有那千五人的存在。他們清醒的留意著區內的倡議,他們在等著有質素的區選候選人出現。到時,選民會傾巢而出。政黨品牌算什麼?素人參政,是下屆區選的重頭戲,大勢所趨。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