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小有補苴,無助大局:短評2017年施政報告交通政策

小有補苴,無助大局:短評2017年施政報告交通政策

在本屆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特首對交通政策的態度似乎略有轉變,提及交通政策的相關篇幅明顯增加,也有一部分較新的政策嘗試,但就整體而言,仍只是小有補苴,而非由整體規劃著眼。

在這許多措施中,當局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自然最為人所注目。該計劃雖然看起來很吸引,但若仔細計算折扣額,即使一個月真的用到了一千六百元(如只以上班22日共44程計算(下同),相當於每單程要用$36.4),實際帶來的最大折扣幅度亦僅為18.75%,即連八折也不到,對市民整體通勤開支的幫助實在有限。

至於對大部分中程非過海乘客來說,則此項計劃的帶來的幫助就更小,甚至沒有。而即使對新市鎮長途過海的乘客來說,他們所最可能享受到的最大資助額,即便考慮了一些由娛樂或其他生活所須行程所造成的通勤開支,大略也都只能在$200的範圍以內——即八五折稍多一些。而且$400此一界線對散工來說,也顯然是個不易企及的數字,但無疑地他們在交通費支出方面更需要直接支援,可是在計劃中框架內,他們仍然難以受惠。此外,部分需要使用村巴及公共小巴的乘客,其通勤支出則不被納入在計劃之內,這也是我們認為值得商榷的。

進一步說,如此的補貼計劃,在公共財政方面亦與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優惠計劃(即兩元計劃,下同)有著同樣的缺陷,即當局等同為各公共交通營辦商因加價而造成的市民額外負擔作一定程度的間接補助,這雖然不失為紓困的辦法,但卻等於不斷推高資助額,長遠而言相關支出必會難以預期,而未必能維持於原設想的20-30億元水平。

更有甚者,由於計劃中的補貼對象除車費總支出外基本沒有限制,因此計劃中政府支出雖然龐大,卻也會進一步產生許多濫用情況,儘管當局尚未正式公佈詳情,我們難以立即判斷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但可想像的是,計劃勢必需要針對跨境服務及非本地居民部分作一定的修改,否則當局的補貼儘管可以有一部分效果,但卻將有相當部分並未恰當地給予有需要者。

除此之外,其他的部分大都幾乎原文照搬《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又或重炒電子道路收費的冷飯。對這些議題,當中一部分本組已發表專題文章討論,在此姑不贅述;而其餘尚未涉及的部分亦會繼續以專題方式討論。最後,儘管施政報告中亦對車輛泊位不足的問題有所正視,但我們認為這是遠水不救近火,當局終究需要即時採取措施紓解目前的燃眉之急,而非坐等規劃標準加大後自然產生效果,屆時問題可能已更為嚴重,況且當局所說的「較高的泊車位數量」,語意亦不清晰,亦難以判斷其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