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初選」與「棄選」— — 回應李慧玲、何啟明及網友的疑惑

「初選」與「棄選」— — 回應李慧玲、何啟明及網友的疑惑

首先感謝慧玲在《左右大局》的訪問,雖然已有珍貴的廿多分鐘,但可能我的辭鋒仍待雕琢磨鍊,未能在節目內好好解答,故特撰此文將節目內提出的一些很合理而需要回應的疑問嘗試整理回應。

1. 在三月的補選中,讓選民看到民主派的團結,透過共識以免互相分票,盡力取回議席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理念。我們過去一直參與非建制派對「初選」的討論,現在提出「棄選」都是向著這個理念而行,重點是各政團達到共識而非臨時臨急的決定。現正蘊釀的「初選」也是相同的理念,而我們看到透過選前民調及/或實體票站投票均有其限制,故此提出「棄選」希望補足。在上一篇文章的總結,我亦提到「棄選」也可視作借助真實選舉、由選民作抉擇的另類「初選」。棄選當然不是完美,孰佳孰劣可待各政團及市民再商討。

2. 我們看到初選其中一個最大的限制,是參選者在選舉期間的表現完全無法納入考量。而在我上一篇文章引述過,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中,朱凱廸、羅冠聰、劉小麗等在第一次選舉期間的滾動民調是只有1%或2%,卻因選舉期間的優秀表現最終得到選民認可。若以選前的民調論初選輸贏,他們連參選的機會都沒有。

3. 慧玲提到,能否泛民各政團提前開始選舉工程,讓有意參選者在初選時已可表現自己?縱觀多年選舉,有意參選者在選前一段時間都已有準備落場並努力爭取支持 — — 再以上屆作例子,鄭松泰、羅冠聰、朱凱廸等都「積極考慮參選」遠遠不只一個月 — — 但到選前的支持度仍是低水。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實際選舉氣氛對選民有莫大影響。而且,參選人要表現自己,往往需要在論壇中與建制派針鋒相對,讓選民看到他有挑戰和揭穿建制派荒謬的能力,初選也無法做到這效果。

4. 初選與棄選,其實都會令不是最終獲推薦的候選人的支持者失望。一說是,初選後有較多時間讓失望的支持者調整和轉投獲推薦者,而棄選則只能在最後階段(上一篇文章我是以投票前一星期作例子)才作調整,是對選民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云云。我們的「棄選」構思,是民主派一個「共識」的策略並提早告知選民,讓選民經由整個選舉過程、看到不同參選人在這個平台表現自己後透過民調或其他方式作決定。在我看來,這比在大家未認識參選者的「初選」階段已由泛民選好參選者給選民,是更尊重選民決定的做法。

5. 以馮檢基和袁健恩作例子,如果初選民調馮檢基勝袁健恩,本土派的支持者是否「服氣」,並甘願在選舉中投票給馮檢基?又若他們二人早已共識支持度較低者需要棄選,經過兩個月的競爭,馮檢基支持度真的比袁健恩高,那本土派的支持者又會否比在初選已經輸掉更「服氣」?

6. 第四點和第五點彼此可以有不同的判斷,但若認為棄選就是「大石壓死蟹」逼選民接受和轉投其他候選人,那初選其實也是相同的邏輯,只是更早出現。

7. 慧玲在節目中追問多次,若最終其他政團都同意某個初選機制,民主黨會堅持己見抑或會跟隨。正如在節目中回應,初選機制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選民期望等民主黨都會考慮,若最近仍在討論中的「只做選前民調」來決定初選人選,我覺得實在難以說服選民。而在4月的一次《左右大局》節目中,當天參與討論者(包括袁海文及何啟明)亦認為「要看初選機制是否公平才考慮參與」是很正常、無可厚非。

8. 有關棄選者需要投放資源進行選舉,最終可能無法取回按金和政府的選舉資助,這個關注我也同意是值得討論的。若最終共識是採用棄選策略,則各政團和有意參選者均需要考慮這個很實際的問題,衡量勝算、可能籌募到的經費、可能的支出等不同方面後作出決定。民主黨在這方面亦無分別,若我們評估黨內有意參選者最終跑出的機會低,也須衡量是否值得推薦他參與。

9. 最後,不同政團或有意參選者對民主派應如何達致最終減少選票流失的共識,均有其想法。我們建議應考慮「棄選機制」是希望新人舊人都有個相同的平台去參與競爭,讓市民看到他們的表現後才作決定。這機制與「選前民調」比較,無疑是減少了知名人士的優勢,但他們也應有信心自己可在正式選舉過程中,讓選民看到自己在各方面都比新人為佳、更值得信任。

10. 再次感謝慧玲和何啟明在《左右大局》的訪問,以及一眾網友們的意見,希望以上這幾點能更詳盡解答大家的疑問。民主派就不同策略的討論應該要鼓勵的、是健康的,我也希望這種討論是就著不同觀點而非動機論的交流,這是我這些年來真心相信的。試想,若你說我是為袁海文度身訂做,我說你是為馮檢基度身訂做,可以談出甚麼結果呢?若上一篇和這篇文章的標題或內文有任何交代不清、令人不明白的地方,再次抱歉,無法逐一回應也望見諒。

羅健熙
民主黨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