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談婚論嫁

【談婚論嫁】
文:Kaiser KS
http://bit.ly/2BUtFWr

十二月,是婚禮的旺季,很多為了於新年前趕著結婚,基本上12月除了4、14、24日之外是假日就是吉日。香港的婚禮是奇怪的,事情本質和攝影師的權力關係嚴重傾斜,到底為攝影而結婚,還是為愛結婚,攝影只是一個紀錄,把有問題的公式推廣至全行,全香港人都很受落,成為了主流,做不足就是閣下的錯。香港婚禮不知何時出現了公式流程,第一拍女家,女主角會被攝影師擺拍,拿著龍鳳褂裙左拍右拍,做一些為拍攝而出現的動作,捏造一些婚禮上沒有的情節,方便攝影師於早拍晚播這個奇怪的傳統中好對主人家有好多交代,證明自己早上有工作。

婚禮本質

婚因的本質是兩個人的自願結合,組織家庭,和父母交代,應該由主事的家人帶領著整件事的發生,婚禮攝影的本質本來就是紀錄結婚當日所發生的事情,客觀的拍照,沒有就沒有,有就有,不應該用一套公式套在全部新人之上,其目的是為追求交貨。當婚禮攝影師步進門口時,接過開工利是之後,攝影節開始介入婚禮的過程,不知為何,一定要拍到新娘子化妝的樣子,即使攝影師到達前完成化妝,也需要新娘子在鏡頭前捏造一些化妝的場景。然後在穿褂之時,為了滿足早拍晚播的需求,和攝影作品好看一點,新娘子會被要求重複地穿褂裙,出嫁的節奏被拍攝的節奏打亂。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時,敬茶的過程完全是由攝影師帶領著,無論是位置的安排,還是流程。攝影師充當了婚禮的organizer,新人敬茶的位置並不是面對長輩,而是面對鏡頭,而新娘和新郎並不是並排的,這完完全全為了將就攝影的效果,攝影的權力比起新人的禮儀更為重要,是為一個攝影流程不是一個結婚流程,一個被他人導演著的婚禮。「外父飲過新人茶,靚仔過劉德華」這句奇怪的說話的確出自攝影師的口中,目的是為製造一些氣氛,攝影師作為一個紀錄者,如此介入別人婚禮流程,在表面是令到整件事熱鬧起來,但是攝影師的角色是不是攝影師呢。在擺拍過桯,新人會被攝影師要求不斷去親熱,又是為了拍照,整件事的主次性改變了,攝影師是主,新人才是次,攝影師的角色到底是什麼,到底是一個organizer,還是一個紀錄者?港式婚禮很怪,但個個人都跟著去做,變得長做長有,就像這個變態社會,雖然變態得很,卻不斷有人去維持這個社會的運作。

產業化的結婚並不是浪漫而夢幻的婚禮

當然這是婚禮產業化和商品化的後果,量產的婚禮之後的結果,整件事不是夢幻的婚禮,而是一件勞民傷財而浪費的生意。迪士尼樂園是一個只提供開心的地方,把一切黑暗的東西包裝起來,提供一個完全正面的世界,人們進入樂園只要給錢,就能夠買到一式一樣快樂,快樂的背後並沒有人知道,總之要把勞民傷財而浪費演繹作一個美好、開心的回憶。而結婚而是相同概念的事情,把所有事情公式化,把所有問題收起來,包裝得好好。「夢幻」演繹者這個角色就由攝影師去擔當,只是用一套成功的公式流程套用新人身上,那怕新人是平淡無味的一對,也可照辦煮碗出夢幻的婚禮。量產化,是重點,當個個新人都選擇在12月時結婚,攝影師基本上是可以天天開工,量產化,統一標準,是減少問題和思考,做的是像麥當勞那般,能夠做得出一式一樣的漢堡包出來,新人只不過是食材,所謂的夢幻就只是餐牌上的巨無霸又或是魚柳包。當然,余只是痴人說夢話,結婚就結婚,哪有人會思考婚禮的本質,開開心心跟著攝影師的指示,由化妝到送客,不用思考,多好,就像木偶被攝影師舞弄,只是每天上演不同樣子的木偶戲。婚禮的本質,為什麼要說呢,這不過也是一場生意,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切都商品,一切都需要量產化,這樣才能賺錢。再者,不少在婚禮上出現的道具,都是為了拍照的而出現,在婚禮過後,很多會東西被送進堆塡區,很多婚禮的食物也是食不完的,為了不知什麼鬼的傳統,一定要有餘,地球因為汝等傳統浪費了不食物。不知道為何婚禮一定有乳豬、帶子、炸蟹鉗、翅、鮑魚、魚、雞、炒飯和麵,往往在魚之後的餸會被浪費,經常會看到沒被吃過的雞、飯、麵,付了幾十萬的酒席,就把他們浪費。有傳當晚的伙記會把餘下的食物帶回家中,浪費的量遠比能帶回家中份量多,汝等覺得這類八味菜很高級嗎?在各人眼中比叉燒飯還更低賤,但卻要付數十萬元。對不起,這是公式產業文化,不會改掉,付了錢卻吃不完,也不會減八味菜的項目,一場婚宴白白浪費許多地球資源,即使有如此多的環保鬥士捍衛廚餘,一切功勞轉個頭給婚宴敗了,有需要自然有供求,中國的人婚禮便是如此浪費,香港和中國沒分彼此,大家都這麼浪費,這是一場夢幻的婚禮嗎?還是看不到的黑暗還是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