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綁架》:一反常態的救援電影

《綁架》:一反常態的救援電影

近年荷李活興起一股「救援電影」風潮,通常都是講述主角的親人因不同理由被綁架,主角傾盡全力於短時間內私下採取救援行動。而《綁架》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母親不幸遇到綁匪,心愛的兒子在眼前被強行帶走。她可以做的,只有等待警察的幫助,或是親自上場,救回兒子。

很多救援電影都著重一個核心問題,一個遼闊的國土,失蹤人口如果在短時間內未能尋回,即是代表能夠重聚的機會微乎其微。但過往的電影都是由男性主演,有些為了救回家人不惜使用過度的暴力;有些則有特別的技巧,可以在細碎的線索中找到綁匪。而這套電影,只是一個平凡如你我的母親,沒有特別技巧,沒有過人的體力及經驗,也因為目睹綁架事件而手忙腳亂,遺失電話,令她錯過第一時間報警的機會。她只好開車急起直追,與綁匪展開冗長的追逐戰。

而這電影反常態的地方,著重點並非主角如何發揮潛在的能力或如何使用暴力,而是一直在指出社會的冷漠及警方的無能。在漫長的追逐戰中,她並沒有不尋求協助,而是不斷希望有人,或警方可以留意到在追逐戰中所引起的車禍。但事與願違,她與綁匪所引用的車禍怪異地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同時,在她終於看到警察的時候,警察不是被綁匪解決,就是將綁架視為平常事,只叫她坐在警察局中等待,又同時只在公路上的告示牌中顯示又有一宗兒童綁架案。這是否展示出電影對社會的質問?美國這個社會是否真的如他們所想,是強大而團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