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悲痛黑奴史

去年七月,在美國紐約哈林區(Harlem)住上幾天。哈林區位處紐約經濟重心曼哈頓的中間,與時代廣場只相距約十五分鐘的地鐵車程。選擇住在哈林,理由很簡單,因為較便宜。

哈林區是其中一個紐約黑人的集中地。這裡的氛圍和建築明顯與相距不遠的市中心不同。如果想看看非裔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可到此一遊。這裡有非洲民族服飾店、非洲髮型設計店等等,建築外牆上噴滿了塗鴉。周圍的黑人像在饒舌一樣說著具節奏感的英文,有的更在街上用喇叭播放著Hip Hop音樂叫賣。 這裡是一個屬於黑人的社區。

有人知道我住在哈林,問:「哈林不是有很多黑人、治安很差嗎?」

紀錄片《我不是黑奴》中的主人翁美國黑人民權作家詹姆斯鮑德溫 James Baldwin(1924-1987)就是在紐約哈林區長大的。1948年,24歲的鮑斯溫有感在美國深受歧視,於是移居法國。至1957年,美國國會正審議有關種族平等的民權法案,33歲的他無法置身事外,逐返回美國,與其他同樣為黑人爭取民權的領土麥格艾佛斯、Malcolm X和馬丁路德金並肩爭取種族平等。年紀最大的鮑德溫卻見証了三位戰友先後遇刺身亡。鮑斯溫在1987年因胃癌離世,而他生前所發表的眾多論文、書藉,以及在校園及電視節目中宣揚反對種族隔離的理念,仍啟發當代以及後世的無數黑人,他亦被學者列為100位偉大的美國黑人之一。

這是一部關於黑人民權運動的紀錄片。不同於去年大獲好評的《NASA無名英雄》(Hidden Figuers),雖然一樣關注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黑人民權問題,但《我不是黑奴》是一部悲痛的血淚史。導演拉烏畢克以鮑德溫的回憶錄手稿為藍本,再在其中穿插豐富的史料片段,包括美國當時的流行電影、電視節目、廣告、新聞等,完整呈現出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撕裂,和社會大眾的荒謬無知。《NASA無名英雄》中的三個非裔女天才最終克服重重難關,得到組織接納及重視。但這個紀錄片卻沒有一個所謂的happy ending。

紀錄片命名為「I Am Not Your Negro」。「Negro」原意指「黑色」,後來成了「黑奴」、「黑鬼」的同義詞。現在,「Negro」、「Nigga」等意指黑鬼的詞彙,都被視作帶有種族歧視色彩,對黑人而言是極為冒犯的稱謂。但即使我們改變了稱謂,又還有多少被改變了?

我想起了我在哈林區時遇到的一個黑人孩子。在地鐵站旁,有一部破舊的二手鋼琴就這樣擺放在路邊。有個黑人男孩穿著拖鞋,在鋼琴鍵上飛快地舞動著手指,彷彿他是在一個演奏廳中表演。

在那個時候,我想:我和他都一樣,是喜歡音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