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葵芳區私人樓宇居民聯會:望街市能盡快優化及改革

榮芳街街市自1982年落成後,過往服務葵芳圍附近的居民。但隨著三十多年的過去,只有一層的街市內裡的設施並沒有改善或增加,但周遭的人口卻不斷上升,未來區內公私型房屋將相繼落成,只有一個單層的食環街市難以應付區內需要。

食物及衞生局曾於2015年5月公布其委聘的顧問就改善街市營運環境提交的研究報告並提出了改善建議,顧問選定六個街市為它們擬備實體改善計劃,以進一步研究改善潛力,榮芳街街市是其中一個,甚至日前陳肇始局長於社聯公開場合承認舊食環街市有改善的需要,可惜至今仍未有任何改善工程。現屆政府於首份施政報告提及的舊街市亦只有少修少補,難完全解決區內環環相扣的問題。

過往葵芳區私人樓宇居民聯會(下稱聯會)曾在區內舉辦規劃工作坊及諮詢站,區內居民的聲音明顯反映了榮芳街街市有改革的必要。有見及此,聯會於2017年11月至12月,就榮芳街街市改革建議於區內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區內人士對街市改革的實際需求。並於今早在榮芳街街市天台舉行發佈會,又以新年全盒作比喻,喻意葵芳街坊希望街市能盡快優化及改革,包羅萬有。

是次調查共成功訪問了218位對象,受訪對象包括居於葵芳圍的居民,及居於葵芳圍附近(如葵聯邨、葵芳邨等)會使用榮芳街街市的居民。

逾八成認為榮芳街街市難以應付葵芳持續增加的人口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84.4%)受訪者認為榮芳街市不足夠應付未來數年人口增加。近年除了葵聯邨、葵芳邨的居民需要到葵芳圍買菜外,區內預計於明年初落成的葵翠邨(2座預計共2,400人口)及未來5年將陸續於附近下葵涌村位置及麗瑤邨旁山坡落成的公屋單位(分別是的650單位預計共1,600人口,及800個單位預計共2,000人口)。據了解,上述公屋項目均會依靠葵芳原有設施,因此不會有街市。

另一方面,葵芳圍內水務署閒置宿舍原址改建為私人住宅後即將有136戶入伙,附近大廈亦有部分重建。可見附近人口將會未來數年持續上升,但食環街市設施卻沒有按人口需要而改善。規劃署在二○○九年四月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在修訂前曾以人口為參考基礎的公眾街市規劃準則,每10 000人設有約40至45個檔位。根據2015年區議會數字,興芳及葵芳選區共有37,945人口,僅有112檔口的榮芳街街市己不符,還未計算周邊未有食環街市的地區居民的使用及上述的人口增長。因此普遍受訪者對人口持續增加之下街市難以應付實際需要的問題表示擔心。

近九成認為榮芳街街市有優化改善的需要

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89%)受訪者認為,現時的榮芳街街市有優化改善的需要。根據受訪者的意見,不少人認為現時榮芳街街市已多年沒有更新,甚至連冷氣都沒有;街市只有一層,店舖選擇有限,甚至有部份店舖用作存倉用途,令選擇更少,居民因普遍因此認為現時的榮芳街街市有優化改善的需要。

食物及衞生局曾於2015年5月公布其委聘的顧問就改善街市營運環境提交的研究報告。顧問選定六個街市為它們擬備實體改善計劃,以進一步研究改善潛力,榮芳街街市是其中一個。此外,顧問曾提出在該六個街市推行多項非實體改善措施。立法會公眾街市事宜小組委員會於2015年6月舉行的會議上,食衛局曾表示會就顧問的建議進行諮詢,以及計劃在2016年從該六個街市中選定至少一或兩個,並提出度身訂造的改善計劃。該小組委員會亦曾要求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就是否在尚未有空調設施的公眾街市(包括熟食中心)加裝空調設施事宜向有關的租戶進行諮詢。

但從部分租戶意見顯示,雖然只有8%空置率,但由於不少均用作存倉用途,難以通過8成租戶同意作安裝冷氣甚至其他的改善工程,食環署曾回覆聯會表示2016年1月及2017年11月曾向租戶進行調查,結果分別是47.5%及64.55%,少於8成的門檻,令街市過往一直難作較大改革,難以滿足區內需求。會上有台下檔主即場表示實際上檔戶的支持率已達8成8,唯食環署態度仍然十分被動。

逾九成希望榮芳街街市長遠可重建優化

數據顯示,受訪者建議重置榮芳街街市(46.8%)及原址優化榮芳街街市(45.4%)的比例相近。整體顯示,超過九成受訪者(92.2%)認為,長遠是有改革榮芳街街市的必要。數據顯示,受訪者較明顯以興芳路遊樂場改變為重置街市的選址的取向為多(78.3%),其次是葵涌運動場(12.4%)。受訪者普遍認為,興芳路遊樂場由於有兩個七人足球場位置,即使以其中一個作為街市重建選址,仍有另一個足球場在旁可使用,相對上對社區人士影響最少。

改革榮芳街街市,設立綜合服務設施大樓

榮芳街街市於1982年落成至今已三十多年,一直以來整體未有大改動,只有一層的112檔位街市難以應付過往三十多年的人口急劇變化,同時在設施上亦未能追上現時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口過往的變化下區內的配套一直未有明顯增加,葵青區人口與休憩設施比例不符更是十八區之最,整體配套不足一直為人垢病。政府為新市鎮設立食環街市固然是好事,但同時需要照顧舊區街市難以應付人口增加的需求。建議政府盡快正視需要,改革榮芳街街市為綜合服務設施大樓,從街市及整體配套上的改革回應社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