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若香港改以英文為母語

若香港改以英文為母語

蔡寶琼教授在明報寫的《語言、文化與身分——普通話考試風波的宏觀脈絡》,談及普教中的問題,有一個觀點我之前沒聽人說過:

「如果你容許方言的存在、容許地域文化的存在,雖然跟你的不一樣,但大家有共同源流的話,其實這是一個更深層身分的認同。」

有趣的是,原來不止以保育粵語作為對抗中共文化侵略的人,就是連真心愛護中國文化的人都有理由反對普教中,因為「語言是很重要的媒介,不單是溝通媒介,文化蘊藏於語言中……有一天要用一個非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能表達到的只是很表面的東西。用母語表達的話,就(可以)很自然地表達,以及表達更複雜的意念。」這番話出自蔡教授一個研究中的受訪者,這個只有17歲的中學生,顯然比很多高官更明白事理。

蔡教授對教學語言的關心,已有很長歷史。十三年前,中大爆發一場教學語言的爭議,當時的校長劉遵義大力推行英語化政策,在一個論壇上,蔡教授從自己的成長與教學生涯開始,跟出席者分享她的想法(以下資料取材自獨媒一篇報道) :

她說,她一直是番書女,八十年代回港,起初在嶺大教學,對著香港學生用英文─只因為自己所有筆記都是英文!入中大之後竟很有意識要用中文,逐漸覺得這才是能與生活、自身歷史對話的語言;而從前用英語就算探討的是本土問題,也如像是隔着一層透明玻璃─寫完之後可以與本土無溝通。兩年前被要求用英語或普通話教研究院課程,她寧可撰擇只得七成的普通話而捨她流暢的英語─至少,普通話比起英語隔膜少,亦沒有那種階級性。加上師生比例越來越大(一對百多),師生的距離感已越來越大。教室內的即席交流,比藉學術來學英語重要!尤其是教性教育,她不想學生只能講penis penetration 而不講陽具插入,失去了切親感受。大學理念─好耐無講過─係1.穩固的文化扎根;2.訓練下一代的批判思考;3.對價值的執着與建構─而這通通都得要以本土語言進行。

當然,英語作為主要的國際和學術語言,通行世界無阻。不諳英語的人,個人發展難免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就算追求用(非英語的)母語教學,都不會忽略英語的地位和作用。中大雖名為中文的大學,但創校之初已強調兩文三語,正是這個道理。

不過,理想歸理想,現實是社會越來越不利粵語的存在和發展。一般人把焦點放在中共的去廣東話政策上,有人甚至提倡普及英語來抗衡普通話入侵。但倡議者可能意識不到,廣東話除了受普通話外,一樣受英語威脅。有些家長自小製造一個全英語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成長,她/他們的廣東話無可避免地變得差勁(甚至不諳)。專攻英文的好處,是省卻時間和心力學習一種對事業幫助不大的方言。代價則是——尤其當越來越多人這樣做——粵語的重要性和吸引力持續減弱,早晚掉進惡性循環,那時候,粵語還用不用保育,也不再重要了。

如何取捨,視乎香港人的價值觀。語言的政治實在比想像中複雜、艱難和吊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