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天水圍故事館:柔性的公民充權媒介

天水圍故事館:柔性的公民充權媒介

訪問相片由 Zita Chan 與天水圍故事館提供

前言

「充權」是社會心理學概念:弱勢群體跳出受助者框框。取回生活自主,建立改善社區的自發力量。說到藝術,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歌唱、舞蹈、繪畫、寫作、戲劇…。這與公民充權有何關係呢?2014年,之前任職灣仔民間生活館,後轉職至基督教女青年會天瑞社區中心的社工小宇,開展了名叫「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的社區營造計劃。故事與社區營造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基於好奇,筆者讀過其他媒體的相關報導,也專誠訪問了負責人小宇。

藝墟2

撕去「悲情城市」標籤,重寫天水圍故事

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是由英文Tin Library翻譯而來。可千萬別誤會它是個單向的圖書館。天拉吧的宗旨是「凝聚街坊參與。重構天水圍生活故事」。千禧年代末,天水圍發生了幾件轟動全港的倫常慘案。自此,它被傳媒冠以「悲情城市」的稱號。任職社工,同時又修讀文化研究的小宇,決心以社區藝術作媒介。凝聚天水圍街坊,由他們自己尋找及重寫屬於自己社區的故事。這是一個鼓勵街坊參與藝術的開放平台。

tinlib1

筆者起初感到疑惑:一般街坊關心的是日常生活。可能蛇齋餅粽、家居維修等更「貼地入屋」,藝術會否太「離地」而妨礙參與呢?小宇說得好:「若大家都相信基層街坊對美沒要求,這對他們並非充權,而是剝奪權利。」小宇認為要拉近街坊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可以從日常生活熟悉的領域開始。例如他結連了一群藝術家教導參與活動的婦女製作生活地圖。內容是她們熟悉的社區景點以及一天的生活。開始時有些人會懷疑,難道剪剪貼貼就是藝術嗎?但當有了成品,看見的人覺得漂亮,這就增加了參與者繼續參與的信心。他們曾在天水圍與中環舉行「點‧‧展」。天水圍婦女製作的「我們的一天」剪影作品獲得良好的反應。他們又舉辦社區音樂、一人一故事劇場。後來又獲得撥款開展「天亮傳說」項目,結連一群熟悉天水圍發展的街坊,收集及整理天水圍的歷史與故事,以社區導賞及街頭劇形式傳承這些故事。一連串多元的活動,漸漸就像滾雪球般吸引越來越多街坊主動參與。記得一次,他們想以繪畫佈置一幅牆,主動參與的街坊比想像還要多。這令小宇感到非常鼓舞。更多天水圍人願意為撕去悲情標籤,重構自己社區的故事出一分力。

藝墟1

營建社區兩大法寶:溝通與共享

筆者另有一個疑問:天水圍像很多高度規劃的新市鎮。住宅以外就是商場。公共空間有限,且到處都是保安,運用公共空間也處處受制。在此環境如何營建社區?小宇的不二法門就是溝通。他認為管理者也是「打工仔」,要得到他們支持,令他們「安心打份工」非常重要。他曾經申請在社區的其中一幅牆做藝術創作。當提供足夠資料,並按照承諾在期限屆滿就清理妥當,便會較易得到支持。只要記錄良好,下次再申請就不會困難。他們曾經成功申請在圖書館中庭舉行故事日。這是很大的突破,就連康文署也沒有想過圖書館內的公共空間可以用來講故事的呢! 天水圍故事館自成立以來,運用與政府部門溝通良好的優勢,申請到場地又與其他組織共享,一起舉辦社區藝墟、展覽等。彼此的協同效應更壯大了改善社區的力量。

天亮傳說

結語

這次訪問令筆者學到,要建立公民社會,先決條件就是要相信公民。哪怕是最基層的一群,也要相信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且有能力為社區帶來改善。小宇從來不會干預街坊的藝術創作,只提供一個開放平台,就是基於這份相信。可能有人認為他所做的並非對準制度。可是,制度改變不是由社會改變開始?而社會改變又不是由個人的思想改變開始的嗎?倘若人人看見不妥之處卻認命接受,改變又從何談起?大家若想了解天水圍故事館更多,可點進以下連結

tinlib2

註:筆者設立了專頁以分享訪問社會創新項目的花絮。有興趣歡迎探訪,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