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數據看補選結果

從數據看補選結果

補選落幕,民主派失去議席,網絡上評論紛紛,各有分析,內容豐富,不過眾聲喧嘩,有時會失去焦點,若是互相指責,有損團結,面對黨國強力機器,自損力量,最嚴重的問題是作出錯誤的結論,影響了將來的選舉工程。所以,不如讓數據說話,既更貼近現實,亦有助作出更有意義的結論。

數據一:投票率

立法會大選及補選資料一覽

年份/投票率
2007年香港島補選/52.06%
2008年換屆選舉/45.2%
2010年5區補選/17.19%
2012年換屆選舉/53.05%
2016年新界東補選/46.1%
2016年換屆選舉/58.28%
2018年4席補選/43%

從投票率看,追索由2007年開始至今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和補選的投票率,這一次的投票率只高於2012年的五區補選,那一年所謂的「五區公投」,建制派全面抵制,不派代表參選,令投票率大幅下降,故此這一年的數據不能作出比較。

43%的投票率合理嗎?

有說,補選比起換屆選舉的投票率一般低百分之15至20,若是以低百分20計算,2016年換屆選舉的投票率是58.28%,八成就是46.62%,2012年的換屆投票率是53.05%,八成就是42.44% 。

2016年換屆選舉的投票率是創新高的,這可能跟梁振英五年禍港累積的民憤有關,又或是由戴耀庭策動的「雷霆策略投票計劃」刺激了市民的投票意欲,又或是「雨傘運動」之後的第一次立法會選舉,社運餘溫下的效果。無論原因是什麼,從數據看,這次補選的投票率還是在「合理」水平。

為什麼要括著合理二字?那是因為很多民主派支持者表達失望的情緒,認為投票率低得不合理,原因是這一次的補選源於DQ民主派議員,這嚴重地違反了香港的民主價值,加上選舉主任化身DQ主任,剝奪眾志和周庭的參選權,這是公然的政治信仰審查,亦涉嫌違反選舉法律,嚴重破壞香港的選舉制度、法治、言論及信仰自由等核心價值。故此,民主派核心支持者有理由相信,以「反DQ」作為補選命題應該可以刺激更多支持民主的市民出來投票。

數據清晰地告訴我們上述的假設是錯誤的,投票率沒有大幅上升,更準確的說是沒有上升。

原因為何,當然可以有很大的詮釋空間,有說是梁、游的小學雞行為令選民反感所致,有說是民主派Plan B爭議的後遺症,有說是香港人患上了政治倦怠症⋯⋯,我就不在此詳論了,因為難以用數據引證。但是數據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無須爭辯的結論:

DQ並沒有刺激更多市民出來投票!

社媒大數據顯示網民不關心補選

我們再可以用另一個數據來印證DQ究竟有否刺激市民關注這次的補選。

我的公司做了一次「社媒大數據」(Social Big Data)分析,相較2016年新界東補選選舉前三天在Facebook有關貼文的數據量,這次補選公開貼文量只有2016年那次的34.39%,平均每篇文章的互動數只有2016年那次的53.72%,反映出網民對這一次補選的討論以至關注都大大地少於2016年那一次。

建制和民主,選票流失率情況

比對於2016年換屆選舉的58.28%,少了15.28%的投票率,究竟是少了那一邊陣營的選民?我們就把所謂「獨立」和「中立」候選人的得票放在一邊不理,因為通常是少得不具分析意義,我們主力看民主派和建制派的「鐵票」。

我們就拿2016年換屆選舉的58.28%投票率跟2018年的43%作比較,下跌了平均15.28%(註一),比對一下這次三個選區的建制派和民主派的投票率有否跌穿15.28%,若是有,有多嚴重,來看兩個陣營在這次選舉的選票流失率情況。

新界東選區:

建制派

2016年換界選舉(葛珮帆+侯志強+李梓敬+鄧家彪+容海恩+陳克勤),共取得197,410票。

2018年補選,鄧家彪取得152,904票。

減少了44,506票,流失率是22.54%。

民主派

2016年換屆選舉(林卓廷+陳云根+梁國雄+張超雄+楊岳橋+鄭家富+范國威+陳志全+梁頌恆),共取得334,250票。

2018年補選,范國威取得183,762票。

減少了150,488票,流失率是45%。

從這一組數據看,建制派選票流失率比投票下降率多了約7%(是否真的如此?以下會有補充)。民主派選票流失率遠超過投票下降率達接近30%,屬於嚴重流失!

港島選區:

建制派

2016年換界選舉(黃梓謙+葉劉淑儀+張國鈞+郭偉强),共取得157,865票。

2018年補選,陳家瑜取得127,634票。

減少了30,231票,流失率是19.14%。

民主派

2016年換屆選舉(劉嘉鴻+何秀蘭+鄭錦滿+羅冠聰+徐子見+司馬文+許智峯+陳淑莊),共取得181,148票。

2018年補選,區諾軒取得137,181票。

減少了43,967,流失率是24.27%。

從這一組數據看,建制派選票流失率略高於投票下降率4%。民主派選票流失率高於投票下降率接近9%!

九龍西選區

建制派

2016年換界選舉(梁美芬+蔣麗芸+狄志遠),共取得115,747票。

2018年補選,鄭泳舜取得107479票。

減少了8,268票,流失率是7.14%。

民主派

2016年換屆選舉(吳文遠+何志光+毛孟靜+譚國僑+朱韶洪+黃毓民+黃碧雲+劉小麗+游蕙禎),共取得313,480票。

2018年補選,姚松炎取得105,060票。

減少了208420票,流失率是66.48%。

從這一組數據看,建制派選票流失率低於投票下降率約8%,換言之,建制派在這一區的票非常「鐵」,不但沒有流失,甚至很可能有進帳。民主派選票流失率多於投票下降率超過50%,屬於非常嚴重流失!

從上述數據看,2018年立法會補選,建制派選票基本上沒什麼流失,新界東看似是有所流失,但這區有一名候選人名叫李梓敬,排在李梓敬名單第二名的是有「建制派壞孩子」之稱的田北俊,合理推斷,這名「建制派壞孩子」的20,031票,並不一定屬於建制派鐵票,不一定直接過戶與鄧家彪,若計算這個因素在內,建制派就連新界東選區也沒有選票流失了,而九龍西選區甚至是有選票進帳的跡象,至於港島區的4%亦只屬輕微,甚至是誤差率範圍內。

民主派選票流失率響警號

至於民主派,新界東和九龍西都有嚴重選票流失的跡象,其中後者的情況尤其慘烈,至於港島區的選票流失率則較低,不過也接近一成。

究竟流失了的是政治光譜中哪一端的選民?激進本土還是中間溫和?還是兩端也有?哪一端更為嚴重?這個問題必須深入了解,作出更詳盡的數據分析,否則只怕陸續有來的補選和各級議會的換屆選舉,民主派都會在盲打盲撞之下兵敗如山倒!

補選落幕了,有很多分析文章,探討這次大敗的原因,有說是選舉工程失誤所致,有說是習帝強勢之下,香港人失去了抗爭意志,有說是民主派內部分裂令市民感到厭煩,又有說是民主派經常偏離民意最近的例子是反對「派錢」。

選舉失利固然不利民主運動,不過更重要的是民心。

從數據顯示,這一次的補選,建制派鐵票絲亳無損,民主派選票流失如江河決堤,民主派實在必須下苦工了解因由,並決心糾正!

註一:算式是:(2016年換屆選舉該陣營總票數 – 2018年補選選舉該候選人票數)/2016年換屆選舉該陣營總票數 –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