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三不」的小三BCA復考方案中,揭露政府強權整頓教育的本質

從「三不」的小三BCA復考方案中,揭露政府強權整頓教育的本質

經過一輪BCA的爭議,今天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終於在記者會一錘定音下,決定小三BCA復考的方案,完全漠視了民間、社會,甚至教育工作者的聲音。

我們要求全面檢討而非魔鬼式「三不」方案

早前的教育短打亦曾提及過,委員會只檢討小三BCA,是未能杜絕整個應試教育和操練風氣的問題。當初林鄭的競選承諾是「未經全面檢討全港系統性評估之前,擱置小三BCA」,其所指的是檢討幾個部份,包括小三BCA、小六、中三的TSA,以及學生評估(SA)的幾個部份。雖然這種檢討是不足以解決教育制度多年積累的各種問題,但仍能一定程度上舒緩因考核而帶來的操練情況。

最重要的一定是要全面檢視教育制度,包括Pre-S1、DSE以至Jupas排位以及大學入學程序等等,各個細節都要整體一起檢視。因為應試教育文化並不只由一兩個獨立的範疇而生,而是由教育制度內的不同細節加乘效應之下,環環相扣緊緊扣連而導致的整體氣候。必須要整體作一個檢討。

當然,教育局提倡小三BCA的「三不」方案(不記名、不記校、抽樣考)固然有它的效用。但是我們應該加深一步討論,應否讓小三學生推行這種所謂基本能力的考核?我們過往見到的是, 學校為解決對BCA的恐懼,增加大量操練及補課予同學,期望學生在考BCA前可以有更好的準備,最後令到全港學生在不同題目的準確率有所提高。以致教育局認為未能從BCA中檢測到不同同學能力的分別,從而又再將題目加深。在此惡性循環之下,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是否為要滿足教育局和成人世界的檢測和考核慾,就讓本應在享受童年的小三學生過早接受高壓的BCA?

更甚,我們見到今次所謂的改善方案其實後有魔鬼的尾巴,足以令操練「翻生」。教育局提供了方案予學校決定抽樣還是全校考核,並為選擇全校考核的學校提供學生表現報告。雖然字面上看似有助解決問題,實際上,辦學團體仍然能從其他學校中取得報告,導致在同一辦學團體之下的不同學校作互相比較。而學校為要滿足辦學團體的要求,又再相互對比不同學校的能力,再次回復操練。

政府威權壓倒一切,失去的是教育工作者的信任

其實經歷一次又一次政府美麗的謊言之後,教育工作者對政府普遍存在不信任。由過去在一開始由學能測驗過渡至TSA的時間,政府曾經『承諾』過不會以TSA的成績評核學校的表現。但到後期,教育局竟然出爾反爾,以TSA的成績向教師、學校,以至辦學團體問責。在面對教育局以及辦學團體高層次的壓力之下,前線教師甚至校長亦不能不正視TSA的重要性,從而加以操練。而在特首選舉後林鄭當選,亦曾一齒『承諾』擱置小三BCA ,甚至在面對記者時多番強調,已向時任的行政長官梁振英要求停止該年的小三BCA ,當時決心可見。但到上任不久,今年又再違反自己的選舉承諾,復考小三BCA。在面對復考之下,教育工作者只好再退而求其次,接受盛傳教育局『承諾』小三BCA會採用的「三不」方案。但最終,我們在今日的記者會見到了結果。原來「三不」之外,還附加向學校發報告。一次又一次政府背棄承諾,一次又一次令公眾及教育工作者失望。最後,操練仍在,承諾不再。所以整個生態是由教育局一手組成,亦因為如此的種種事件,教育工作者一直未能信任教育局的領導。

回想過往政府面對群情洶湧用的訴求,定必盡快回應市民訴求,以解決市民訴求,尤其是那些「非政治化」的民生訴求。但今時今日的政府反倒想透過強硬的管治手段,以BCA等教育問題為試金石,向「思想自主」的教師作出警告,要求他們服從政權的領導。亦從意識上展現政府和教育局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即使面對多大的反對聲音。最終亦只會按照政府的意思所行,滅絕反抗的聲音。

信我,是預言,在復考後的不久將來,只會令BCA再次蛻變成為操練、破壞學生童年的怪獸。唯有取消小三BCA考核,全面檢討教育制度,才能還孩子一個愉快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