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年電視這樣講解黑社會在公屋的勢力範圍

當年電視這樣講解黑社會在公屋的勢力範圍

小時候住在葵涌的廉租屋(那年代這樣稱呼公共屋邨),那時候母親常常說「呢度好雜」,父親和舅父會私下教我萬一遇到飛仔恐嚇勒索如何應付。其實我不明白什麼是「好雜」,直到後來做資料搜集時看到這一集《鏗鏘集》,裡面十分詳細地列出不同字頭盤據的座數和人數,那我就明白了。

印象中的1980年代,仍是四處都是黑社會的年代。小時候的舊式廉租屋,混亂、擠迫、陰暗,跟現在的公屋很不一樣。

那時候公屋是沒有街閘和保安員的,一個公共屋邨,只有三幾個房署職員管理。每個屋邨的房屋經理(Housing Manager),人們會叫他做「區長」,在那年代的基層公屋戶眼中,區長彷彿是政府的地區官員一樣位高權重。因為沒幾多人管理,而且樓層四通八達、可匿藏的暗角太多,所以公屋基本上是「無皇管」的 -- 童黨、黑社會和道友四處可見,罪案率也十分高。

這種情況在比較新型的公屋好一點,不過整體而言,公屋的治安問題到1990年代仍然嚴重,屯門色魔和秀茂坪童黨燒屍案(即是電影《三五成群》廿八座大王那故事),到現在人們仍然有印象。

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在1990年代,房屋署開始在公屋安裝街閘和閉路電視,以及大量聘請外判保安,情況才慢慢改善。

該集《鏗鏘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