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通識科的「中立」造就政治冷感

通識科的「中立」造就政治冷感

攝:Alex Leung

教育局或將通識科的評核變為合格或不合格。由成科至今爭議不斷,通識科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通識科對中學生的影響,並沒有如外間預期般令青少年熱衷於政治。曾有建制派要求取消通識科,理由為擔憂通識科太政治化,實則是怕學生因此受到政治啟蒙。然而觀乎現今青少年參與政治情況,絲毫不見青少年參與政治的程度和人數有甚麼增長。反之,青少年較雨傘運動前更政治冷感,對社會議題亦不感興趣。

通識科對青少年的最大影響,反而是大家無法預料的「中立」。首先是通識科始終擺脫不了考試為本的教育制度弊病,過度着重於答題技巧,以至知識並不是學生所追求的。過往曾有大量獲得通識科佳績的學生其實是政治冷感,亦不關心社會議題。筆者是近幾年的文憑試考生,身邊亦有不少同輩表示對時事的了解程度跟通識科成績不成正比。通識科最終只淪為考核答題技巧的一科。

「中立」的意思是,通識科中的答題技巧,多着重學生指出不同持份者的立場,再分析利弊。如此的思考方式,最終是引導學生成為一個「中立」的人,就是在各個立場上,都用一個中立的身份,從而變成政治冷感。筆者對此感受特別深,不論是身邊的同輩,或者網絡上的青少年討論,都可見此迹象。眾人均以自己的中立和清高為傲,卻不會為任何一方去爭取或付出。

現今通識科的評核分成合格或不合格,甚至有機會脫離必修科。除去通識科並不會令青少年對政治熱衷,但有機會令學生更少接觸社會時事。曾有大陸生表示,在港考文憑試所有科目都獲佳績,惟獨因對香港時事不了解而無法在通識科合格。可見通識科至少還是能令學生對時局有基本認識。

因此,通識科的去留或改革,其實是要看我們如何看待教育,希望培養一班怎樣的社會棟樑。我們要着手的其實是通識背後,公民教育的概念。公民教育科裏包含五個範疇,其中政治教育、國民教育和人權教育是缺一不可。當我們要教國民教育時,亦應全面地讓學生了解社會實況和普世價值。

公民教育並非去政治化,同樣地,通識科也不應去政治化,不應強調學生的「中立」。「中立」是基於我們強調的批判思考,被扭曲後就成了要對所有持份者公平得體的「中立」和政治冷感。或許這就是我們教育只着重答題技巧和過份去政治化的結果。

若要說通識科何去何從,我們就應從香港被忽視和歪曲的公民教育開始檢討,才能讓學生的學習不會流於答題技巧表面。

原文刊在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