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次呼籲浸會大學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次呼籲浸會大學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

首先聲明,筆者從不抗拒普通話。我講普通話已經超過40年,與其他同事比較,我的普通話相當清晰流暢。在感情上,我老早接受了普通話。我的兩個孩子名字的英文拼音,是用普通話拼音,而不是廣東話,紀錄在出世紙及身分證上;我這個做法,在香港人中極罕有。

從1月中到現在,浸會大學的普通話畢業要求爭議還沒有平息。由於大學內沒有一個平台,讓所有老師與同學可以暢所欲言就此事發表意見,只能用這個臉書平台,作出這個個人呼籲。

學校內有強硬派人士,主張對學生寸步不讓。他們認為,學生在1月17日衝擊語文中心,校方若讓步,日後學生就會繼續用衝擊手法來爭取其他要求,逼大學讓步,這樣就後患無窮。然而,學生的衝擊行動,只是想引起大家關注。在那個事件之後,學生一直都坐下來與校方討論,作理性溝通。只因為學生曾經用過不恰當的手法,就否定學生的合理訴求,反映的只是一個威權統治的心態。

浸會大學一直以來,都是以有利就業,為普通話畢業要求的主要理據。這個理據有很多問題。首先,「有利就業」與大學理念有衝突。大學是一個追求知識與真理的殿堂,而不是職業訓練所。浸會大學一直以來走的是博雅教育路線,就正是把謀生、尋覓高薪工作、為雇主培養即時可用人才這些功利關注擱置,而專注知識、學術、思考探索。博雅教育可以包含培育一些畢業後實用的技能,但不應硬性規定為畢業要求,因為與知識學術無關。

大學有學術的理由規定學生必須掌握完整語言,因為一方面,語言是學習的載體;中英文語言能力提高,學習知識更有效率。另一方面,語言是一個文化的窗口,學好中文及英文,學生有兩個不同文化的視野,增加文化素養,豐富自己的思想內涵。

浸大要求學生必修普通話三個學分,是挪用學術的學分,去教導與學術無關的實用口語。同學反對這個政策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同學珍惜大學內的學習,希望把所有學分用在自己想學的知識上。普通話日後有很多渠道還可以學好,還有政府的持續進修基金的津貼呢。上大學,是要學習大學殿堂才能提供的知識。

其次,學好普通話是否就有利畢業後就業?大部分情形是否定的。(1)香港很少職業要求入職時就能講流利標準的普通話;(2)有些職業工作了一定時間,才可能需要用上普通話,但香港人都知道「船到橋頭自然直」,一面工作,一面用持續進修基金進修普通話,完全沒有難度。(3)一位「港漂」跟我說,香港很多跨國商業及金融機構,大部分高級職位只留給在香港畢業的內地生;因為與國內談生意,除了語言,更重要的是大家來自同一個社會文化,彼此有一家人的親切感。香港的本地大學畢業生,普通話再好,也沒有競爭力。

最後,浸大從2007年有這個普通話畢業要求,是因為雇主調查中,發現雇主對浸大畢業生的普通話不滿意。十年後,有了普通話畢業要求,雇主調查中,雇主對浸大畢業生的普通話水平,就滿意了嗎?為何浸大校方沒有提供數據以作支持?若雇主依然不滿意,那麼是否要把這個普通話畢業要求從三個學分增加至十二個學分(規定每年都要讀普通話),還是乾脆取消了這個既有爭議,又沒有果效的畢業要求?

社會上有另一種聲音,要求浸大不可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是因為政治的理由。他們認為中國國民一定要會講普通話,正如英美國民都要講英文。但香港的學生,從97回歸開始,從小學到中學,都接受兩文三語教育,他們的普通話,已經比上一代好很多。他們不是不會講普通話,而是未必能字正腔圓,滿口北方人的口音。有些人士更把學好普通話視為愛國的表現,這是極度膚淺的看法。香港政府內有不少「愛國愛港」高官,澳門政府內有不少「愛國愛澳」高官,其普通話水平之低,不堪入耳,但無損他們的「愛國」及仕途。

筆者同意香港大學生應該學好普通話,但不是因為方便畢業找工作,方便北上發展這些市儈的想法 。香港大學生應學好普通話的正當理由,筆者只想到一個。有十億人口講的口語,與我們比鄰而居,我隨便碰見當中的人,都可以跟他們聊天。一方面,聽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對國家社會的想法,增廣見聞;另一方面,我可以跟他們解釋香港的可愛,增加他們對香港的認識。透過普通話,我們可以暢談、切磋、比較兩地社會的優劣,促進兩地思想文化交流。學好另一個口語,是出於一個人文社會關懷,這才是大學應有的理念之一;然而,以這個形式來表達人文社會關懷,應該讓同學自由抉擇。

把普通話說得更好,是一個溝通上的方便。然而大學教育的理念之一,是否應包括與普通話人溝通更方便?甚至把其提昇為一個畢業要求?一個大學生四年來主修、副修、及選修的學科成績都非常優秀,甚至全部拿A,但普通話進步很少,不達標,是否應因此喪失大學畢業證書?

將心比心,若說好普通話是如此舉足輕重,浸會大學現在所有行政主管及教授,應該在校長、副校長親身帶領下,以身作則,在一年內必須考獲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三級甲等或以上成績,否則工資不能增加,不能續約,不能升級。新行政主管及教授入職簽約前,必先通過普通話考試達標,否則不管多優秀傑出,都不予聘用。你們願意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浸會大學,為了一個與大學學習無關的事情,內耗了那麼久,非常不智。希望校方高層發揮他們的領導力,趕快及果斷結束這個爭論,讓全校師生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大家討論的議題,及恢復一個和諧校園。取消普通話畢業要求是最好選擇;不是我們不重視普通話,而是我們要信任大學生對自己人生規劃的判斷。退而求其次,先取消三個學分的普通話必修,然後設立一個不太艱難刁鑽的實用普通話測試,普通話水平與澳門特首崔世安同樣程度的,才要接受一個沒有學分的「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