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沒有良好市場機制,可以全面發展高科技經濟嗎?

沒有良好市場機制,可以全面發展高科技經濟嗎?

中共大幅投資科研,激進地推動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提供傳統服務。它計劃成為第一個國家大範圍地利用5G技術,但它的美夢被中興華為事件驚醒。

沒有錯,蘇聯、二戰前的日本和德國成功地發展高科技,它們都不是利用市場經濟的。但這是軍事高科技,它們的經濟模式都不是高科技經濟。習近平所要求的是高科技經濟。我們看看美國,蘋果、臉書是由少數的大學生開始,他們的初創需要一個良好的經濟和金融環境土壤。習近平看到這點嗎?

他的科技發展觀全面地反映在他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的5月28日的開幕演講上,講辭九千多字。人民日報附上多篇評論為其敲鑼打鼓開道。

首先他羅列了獨裁中國發展至今的科技成就近(註一),基礎科學的有:

高溫鐵基超導材料、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多光子糾纏,中微子振盪、幹細胞、體細胞克隆獼猴,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衛星實驗,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上海光源、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等。

戰略高技術研究的有:

超級電腦用的國產晶片「神威·太湖之光」、載人航太和探月工程的「天宮」、「神舟」、「嫦娥」、「長征」等系列,北斗導航進入組網,載人深潛、深地探測、國產航母、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納米催化、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等。

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的有:

復興號高速列車,超超臨界燃煤發電、特高壓輸變電、雜交水稻、海水稻,移動通信、語音辨識、新能源汽車、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掘進裝備,積體電路製造、C919大型客機、高檔數控機床、大型船舶製造裝備,龍門五軸機床、8萬噸模鍛壓力機,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晶片,超導磁共振等醫療器械,疫苗研製、新藥創制。

雖然他承認,「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這改變不了他羅列的基礎科研不夠基礎,並非國際尖端;戰略高技術研究不是戰略,4G手機沒有自己的芯片;引領產業的無利可圖,其C919大型客機最多可容納190個座位,是一隻「中短程雙發窄體民用運輸機」。

他已總結了中國發展至今的努力是不可取的,他羅列出來的成果放在巴西或印度是可觀的,但中國已是多年的世界第二經濟體系,這些功績並不對稱。

習近平開宗明義地說:「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看看他如何大力發展吧!

首先,他最重視的是互聯網。他要,“做大做強數字經濟。”(註2) 但這是最容易泡沫化的地方,又是高資本要求,低勞動力要求的地方,符合中國國情嗎? 他似乎全無居安思危之心。

他的發展三步曲是:

1.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
2. 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
3. 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比爾·蓋茨與保羅·亞倫一起創建微軟公司,那是一套簡單的系統,供當時的個人電腦使用。他需要基礎研究嗎?他當時需要的是市場。美國已減少資源進行基礎研究。

在體制改革上,中共提出一系列紅頭文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但美國的人材體制不是用國家政策文件來推動的,它監管知識價值不被中國科技員盜竊的系統更加複雜。中國現在開始的,美國已經完成。

由此看到習近平三步曲方法論的愚昧和形式化而不自知。

吹捧文化誤國

由於投資高科技需要大量資本,其方法也不是只有一套,因此,全國的立法機構必然在這方面激辯,唯獨中國除外。

同日的人民日報正版,有數篇評論 ──  「科技創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它們說:「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我們就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鬥目標。」;「總書記的講話,體現了對世界科技發展進程和歷史意義的深刻把握。」;「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

既然習總書記的話必屬正確,那麼寫這些評論又有什麼意思呢?

畢馬威報告

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是以經營會計業務為中心的大型國際專業服務網絡,它在2018年發表了有關全球高技科發展的報告,報告指出高科技發展的排名為:美國、中國、印度、英國和日本。

但它強調在800名有權投票者中,中國的帶有明顯的民族主義特色。其第16章刻意談及初創,因為初創是當今科技發展的重要指標。但中國環境對初創不友善,習近平也不重視初創。例如以色列,它有300多個外來的科研中心、有90個是由跨國企業開設的,它在金融科技中有2大垂直支柱優勢、2017年Intel 在那裡發展的自動駕駛系統 Mobileye 的收購價為150億美元,目前有500家發展高科技農業,因此,以色列擁有大量科研人才。

美國

美國與中國在多個高科技領域進行著激烈碰撞,尤其是人工智能。創投基金和企業投資是美國高科技的主要動力。2017年的創投基金達到創紀錄的842億美元。首5間高科技公司的市值總和為3萬億美元。

日本

日本3大銀行準備在未來數年以機械人取代3萬2千個職位,其發展高科技是為了應付人口老化和高工時問題。經濟產業省表示,若日本在高科技上落後,到2030年,它將面臨五百七十萬勞動力,GDP 損失2萬億美元。

印度

它在2017年增長了1000個初創企業,令其總數達5千2百;其金融科技為320間,增加為3成。醫療高科技是其特色,2017年有129%增長,在首半長集資了16億美元。在這裡,大企業支持初創,而新興公司則以靈活和快捷的方法解決市場的新需要。

英國國會辯論

英國在2018年4月在西敏寺進行了高科技的辯論

英國的數碼產業約佔就業人數的4%,經濟產出佔7%。

在2015年它僱用了140萬人,佔所有就業人數的4.4%。 當中最大的子行業是計算機編程,僱用了665,000人,佔所有數碼行業僱員的47%。

2015年數碼部門的經濟產值總計為1,184億英鎊,佔英國經濟總量的4.4%。 就經濟產出而言,最大的子行業還包括計算機編程和相關活動部門,佔所有數碼部門產出的36%。 電信行業佔數字部門經濟產出的26%,但只有12%的就業。

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數碼行業增長了22%,相對於英國的整體經濟增長17%。

英國的高科技發展以2017年的“數碼戰略”報告書和2010年推動的“英國科技城”起動。

「數碼戰略」還概述了政府打算與英國科技城(Tech City UK和Tech North)等英國科技集群合作,為英國各地的科技行業提供支持。 在2017年秋季預算中,英國政府承諾在未來4年投入2100萬英鎊,以擴大英國科技城的影響力,成為科技國家,並“支持地區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發揮潛力”.

英國科技城是公營和私人資助的。 公共資金來自數碼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16-2017年為210萬英鎊(約佔其資金的80%)。額外資金來自贊助和付費教育計劃,如Tech Immersion。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已經是世界領先的數字經濟,該部門每年的增加值總計超過1160億英鎊,增長速度是整個經濟的兩倍。

在11月份,我們的工業戰略包括承諾增加對未來基礎設施的支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5G數字連接,通過投資數學,數字和技術教育增加研發投資,提高技能 - 所有這些將支持科技行業的持續成功。

在秋季預算案中,我們還宣布投資2100萬英鎊,將英國Tech City擴展到全國性網絡Tech Nation--旨在加速全國數字科技行業的發展。「科技國家」計劃將支持4萬企業家和4000家初創企業。 Tech Nation將以倫敦和北部集群的成功為基礎,為英國11個城市的數字技術業務提供支持。這將發展新的區域集群,以推動貝爾法斯特,卡迪夫和紐卡斯爾等城市的新興科技企業。

預算案還宣布了知識密集型企業(包括科技行業)的企業投資計劃翻一番,並宣布了一項為期10年的行動計劃,旨在為創新型企業的增長提供200億英鎊的資金。

討論

英的「數字戰略」計劃由七個部分組成:

• 為英國建設世界級的數字基礎設施;
• 讓每個人都能獲得他們需要的數字技能;
• 使英國成為創業和發展數字業務的最佳地點;
• 幫助每個英國企業成為數字化企業;
• 使英國成為在線生活和工作的最安全場所;
• 維護英國政府成為網上公民的世界領先者;
• 釋放英國經濟數據的力量並提高公眾對其使用的信心。

它與中國最明顯的分別是以方便市民為中心,與習近平的強國復興有明顯分別。中國已跑第二,為何要爭第一呢?好比,一家名校的同級學生,某某已考第二了,為何其家長還要他考第一呢?

習近平應動用其強大儲備,為低端人口多做點事。而且,其高科技建國過於進取。

備註

註一
——我們著力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居世界前列,鐵基超導材料保持國際最高轉變溫度,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多光子糾纏世界領先,中微子振盪、幹細胞、利用體細胞克隆獼猴等取得重要原創性突破,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上海光源、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為我國開展世界級科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物質技術基礎。

——我們著力推進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研究,超級電腦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採用國產晶片的“神威·太湖之光”獲得高性能計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載人航太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宮”、“神舟”、“嫦娥”、“長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導航進入組網新時代,載人深潛、深地探測、國產航母、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納米催化、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等正在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我們著力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超超臨界燃煤發電、特高壓輸變電、雜交水稻、海水稻等世界領先,移動通信、語音辨識、新能源汽車、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掘進裝備等躋身世界前列,積體電路製造、C919大型客機、高檔數控機床、大型船舶製造裝備等加快追趕國際先進水準,龍門五軸機床、8萬噸模鍛壓力機等裝備填補多項國內空白,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晶片實現商業化應用,超導磁共振等醫療器械實現國產化替代,重大傳染病防控和疫苗研製、重大新藥創制等有力改善民生福祉。

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工業母機、高端晶片、基礎軟硬體、開發平臺、基本演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註二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世界正在進入以資訊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我們要把握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資訊化、智慧化為杠杆培育新動能。要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要推進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

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註3

2015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條改革任務,目前已完成110多條改革任務。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要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

我們接連出臺了幾個重要改革方案,包括《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

第四,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不拒眾流,方為江海。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

要通過改革,改變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的做法,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註四

US Named Top Global Tech Innovation Leader, China in second spot: KPMG report

28 March 2018

Shanghai, Tokyo, London, New York seen as leading tech hubs outside Silicon Valley/San Francisco; Significantly more startups adding jobs after 2018.

The US has been named the most promising market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that have global impact for the second year, with China following, both seen as leading regions of innovation and disruption, according to KPMG's 2018 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port (PDF 3.57 MB).

In keeping the US on top, more than one-third (34 percent) of those surveyed named the US as the most promising market for tech breakthroughs compared to 26 percent in last year's report. China remained second at 26 percent, and India ranked third at 13 percent, with the UK and Japan fourth. The report highlights key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nearly 800 technology industry leaders globally about technology innovation, leadership and market trends.

“Innovation from the US and China technology industries continue to drive economic value and this year's survey underscores that point,” said Tim Zanni, Global and US Technology Sector Leader. “Just look at the investments the key platform companies are making in AI, IoT, robotic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a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ay business and consumers engage within our society.”

Zanni added that “globally, the US and China are in fierce competition for ideas, market leadership and economic power and the US market is attracting major China tech giants who know they must have a footprint in the US to maximize their growth.”

Geographically Diverse Leading Cities

Technology industry leaders were asked which three cities, in addition to Silicon Valley/San Francisco, will be the lea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hubs over the next 4 years. Unlike last year, when the US and China dominated the Top 10, this year's Top 10 includes cities from the Americas, Asia, Europe and Israel.

1. Shanghai

2. Tokyo

3. London and New York

5. Beijing and Singapore

7. Seoul

8. Tel Aviv and Bangalore

10. Berlin

“Innovation has become decentralized globally with some cities making great progress while others still face macro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said Zanni. “Many factors affect a city's perception as an innovation hub, including favor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incentives, accelerators, tech parks, corporate investment, state-of-the-art infrastructure and, in all cases, at least a few highly successful and wildly popular success stories.”

Revenue growth now top innovat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usiness leaders globally said revenue growth is the top metric to measure the success of tech innovation in their organizations, replacing patents, which fell out of the top three. Market share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were second and th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