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拾荒是環保事業

拾荒是環保事業

年長拾荒 勞動有價
友善對待 拾回尊嚴

幾個月前,一場停收廢紙弄得滿城風雨。我們看見清潔工因突如其來的紙皮而叫苦連天,單車商店老闆因沒有拾荒者願意處理紙皮,破天荒由街頭數百米的店舖,推至垃圾站,臉上是一面無奈。

原來拾荒者一直在城市裹密密工作貢獻良多,而我們卻看不見。

是次拾荒者大型調查,訪問了505位拾荒者。根據十分保守的推算(註:只計算回收店的量,沒有計算回收車的量,而回收業界估算回收車應佔了四成的紙皮回收量),拾荒者每天為香港至少減少了192公噸,一年共為70080公噸的紙皮送往堆填區,佔香港紙皮回收量至少兩成左右,在環保方面的表現相當出色。

然而,在香港拾荒,卻十分不容易。有些市民不諒解,覺得街道應如樓盤廣告一樣潔淨無比,只採取投訴的方式,結果拾荒者往往受到政府部門,尤其食環署的壓迫,剪走鐵車、沒收紙皮、上庭控告,拾荒者尤如過街老鼠。區議員有時也「成功爭取」,加強和政府部門進行所謂的潔淨街道行動,卻不知拾荒者一直對街道的潔淨作出貢獻,要不然又重又多的紙皮只會苦了已近乎臨界點的清潔工。

我們應會同意處理垃圾需要空間,所以我們有公帑支持的堆填區,但處理回收物,我們的社區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和適當的回收系統,因此,不是垃圾站爭取改革垃圾站為資源回收中心,並支持拾荒者塵有適切的社區空間進行有尊嚴的回收工作。

若果政府肯定勞動有價及回收是公共服務而只非市場的理念,一個對拾荒者有善,令他們拾回尊嚴的社區便是十分需要。台灣環保署編學的官方文件-聽見資源永續的旋律—回收處理業的蛻變,當中曾指出「2005年起,環保署推動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 由各縣市環保局輔導資源回收站(回收業、社區、 村里、團體、個體業者等)加強設備、景觀及環境 清潔,並透過教育輔導,改善環境髒亂問題,以及 提供個體業者三輪車、手推車等生財工具及反光背 心、帽等維護安全設備,以協助改善工作工具及社 會形象。

環保署更於 2009 年開始推動媒合個體業者進入 社區服務,結合社區、物業管理業者,使個體業者 能有固定的回收區域及集中處所,安心愉快地進行 資源回收工作。時至 100 年,形象改造的範圍擴大 至區域商圈,不但個體業者受惠,更強化了商圈的 環境整潔,成功打造出多處具有代表性的夜市、觀 光點、遊憩區或風景區。」(註:個體業者為拾荒者)

台灣推出的措施除了實際友善對待拾荒者,更肯定他們的價值,讓他們拾回尊嚴。

註:不是垃圾站收到的部分廢紙會交給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