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延續謬誤的闢地諮詢

延續謬誤的闢地諮詢

增闢土地的「公眾參與」活動,終於在4月26日正式揭開序幕,這意味政府就有關「策略性規劃、長遠房屋政策以及未來新增土地供應」的三大研究,以及其公眾諮詢到了階段性的尾聲。

觀乎政府自2014年至今的長遠規劃和房屋習作,存在許多研究上的方法謬誤。是次闢地諮詢亦正正延續這些謬誤。

特區政府於2016年10月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筆者認為政府對香港長遠策略性規劃的思維太過僵化,研究只沿用傳統的「推斷預測」(Forecasting)方法,而非先進國家廣泛採用的「反推預測」(Backcasting)。

按照Backcasting的套路,政府應該是以為香港市民、特別是下一代人提供一個可接受的宜居生活水平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為起點,從而訂定一系列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標準,如合適的人均居住面積、人均綠化面積、香港的國際策略定位 (Strategic Intent)、香港的終極人口上限、市區可承受塞車程度上限、可承受的空氣污染指數上限等等。

但政府只是根據自己編制的預測,基於一些不科學的假設,比如認為未來人口去到822萬的高峰就會回落,似乎以此作為土地供應需求預算的一個上限依據,其他的宜居標準都只是流於口號,並沒有提出任何量化的指標。

凡此種種,事實上是需要社會上深入討論去尋求共識的。

試問,缺乏人口政策的共識,規劃人口參數不準確,土地需求又何來準確?規劃參數被刻意壓低,無非亦只是為了容易達標,充分表演官僚的保守心態。

第二個影響深遠的《長遠房屋策略》就更離譜。研究只考慮「供應主導」,而非「需求主導」;只考慮十年,不考慮長遠;只考慮多少套房,不考慮人均居住面積標準。

兩個研究都只提供「單一方案」,不提供基於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情景規劃」,供市民分析和討論。

到現在的「增闢土地」研究,更沿襲兩個研究的狹窄思維與邏輯謬誤,進一步為討論收緊框框,令多個民間方案如「藍塘」方案、保留粉嶺高爾夫球場的替代方案、飛地方案等,都不被提供讓市民參考及作民調選項。如此公眾參與活動,根本就不是諮詢文件標題的「你我抉擇」,實質是「你決我擇」。

再者,諮詢文件提供的土地需求數字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基建及設施用地」是否包括第二機場用地(三跑系統預計大概到2040年將達到其承載能力極限的1億人次客量及1000萬公噸空運量)?是否包括人口老化所需的醫療和安老設施?是否包括建焚化爐?是否包括建海水化淡廠?

諮詢文件似乎過分簡單化了許多重要數字,例如「住宅用地只欠230公頃」,讓市民有「廢掉粉嶺高爾夫球場便可得到172公頃地去解決大部分住宅用地供應」的錯覺。

又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核心成員多次公開表示,「在提供土地選項時,不需要同時提供該些土地的粗略規劃參數」的歪論。如此種種謬誤,數不勝數。
如此看來,不用等到9月25日以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這一刻似乎已經可以有如下結論:「社會上對於增闢土地方案意見紛紜,未有明顯共識。政府在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及平衡各方面意見後,認為維港以外填海以及將新界的「新發展區」模式擴展到其他農地密集區域,實行公私合營,是未來土地供應的兩個主流方向。小組在此亦提醒市民,新增土地供應既是如此困難,倘若將來政府未能達標及出現失誤時,實在是情有可原……」。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縱使來自業界精英翹楚,不自覺地淪為政府主導的秘書處貶低民間智慧甚或愚民的同謀。

筆者相信今次的增闢土地諮詢過後,基本完成了「長遠規劃」、「房屋策略」和「土地供應」的三大研究和諮詢程序,政府便大可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步伐,開展土地開發計劃,以後亦難有公眾參與意見的機會。

要為香港未來發展謀劃務實的解決方案,滿足真正需要,看來大家仍要加倍努力,要先糾正這些謬誤,認真檢視各種用途的土地需求,尋求香港終極人口規模的共識,訂定宜居的城市設計標準和規劃參數;然後深入討論包括多個民間方案的利弊,讓這個深遠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研究不致流放偏頗殘缺,只充當合理化政府心中既定方案的程序要求。

張量童
2018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