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四強超額完成 期待幼獅變雄獅

四強超額完成  期待幼獅變雄獅

由選人開始,到殺入世盃16強,英格蘭從來不是奪標熱門,香港球迷卻無可避免投放了過高期望,最後四強止步,當然沮喪,可是這班經驗不足的幼獅,面對克羅地亞仍能戰至120分鐘才落敗,實在值得更多掌聲。看到賽後英國不少傳媒,將有望贏得金靴獎的哈利卡尼踩得一文不值,令人詫異,或者輸打贏要,各國皆然吧。

先利申一下,我非英迷,也沒有那種迷思,所以今屆以實力分析,早早就預計法國是冠軍,真金白銀投注,也在16強開打之時,再買了「法英」和「法克」的決賽組合,所以當法國擊敗了比利時入決賽,已提早收錢。長期目標達到,這幾場都集中買「首球」,一來是因去到四強階段,更加保守,只會在死球時大舉進攻;也因英軍進攻板斧不多,多靠角球入波(其角球戰術甚有心思,所以才能不斷制造威脅),所以令擅頂的中堅及主射罰球的球員更易先開紀錄。今屆世盃踢了62場,共有161個入波,有70球來自死球,包括昨晚捷比亞為英軍先開紀錄的一球;加上英軍入球達75%來自死球(12球中的9球),所以在投注角度來看,英軍是上佳對象,但攻勢如此單調,去到四強,面對強隊,就難以逞強。

賽前預計英軍會佔上風,是相信其體力佔優:三獅平均年齡較輕,克羅地亞又連踢兩場120分鐘+互射12碼的賽事,結果倒是相反,證明我低估了克羅地亞。輸波不辱,最重要是認清問題,那改善中場和後防,乃是英軍當務之急。

英軍憑新死球王捷比亞的罰球先開紀錄,本來是絕佳的開局,但由下風隊突然變成上風,在攻與守之間不知所揩,反而開始慌亂,一直找不到第二個入球,更埋下伏線。由於缺乏了一個控制節奏的中場大腦,英軍搶得皮球後,只能不斷放長波給卡尼,這位熱刺中鋒已做足本份,在前場多次停下皮球,交予後上的隊友進攻,可是在克軍的嚴防下,難以組織到有效攻勢,寥寥可數的幾次機會,也因連加特和史達寧的把握力不足而失機。其實史達寧今場表現不錯,比起連加特或之後入替的拉舒福特更加出色;卡尼也有球中柱波,雖然吹了越位,但鏡頭所見,旁證應該誤判,要是射入,那VAR應該還到清白。

四強之中,英軍的陣容最為薄弱,才華比起其他幾隊也遜色,但這不代表甚麼,要是防守有紀律,反擊夠銳利的話,一樣可以贏波;大前提是中場有人掃,後防要夠穩,然後傳予前場自己「搞掂」;講得簡單,要做到就要先搶中場。今仗面對莫迪歷這世界頂級中場,英軍單靠佐敦軒達臣一個太辛苦,要掃蕩已不易,遑論再轉守為攻放長波;軒仔始終不是尼高路簡迪,加上迪利阿里失準,全隊領先後患得患失,結果中後段已氣力不繼,反擊時甚至要靠中堅引球推進。這問題在下半場初段已徹底浮現,要是英軍真的想堅壁清野,死守到尾,那早早換入艾歷戴亞或戴爾夫會更好,可是修夫基猶豫不決,低估了中場失勢的問題。法國領先一球後可守死比軍,是因精密部署和人材輩出,單是中堅和中場而論,英軍都難望項背。

沒有了中場屏障,克羅地亞基本上可一直保持控球在腳,從容進攻,結果得到喘息後,在大約65分鐘後,就沒有再失勢;反而英軍處於被動,體力消耗極大,所以後段要谷也谷不起。修夫基在失波後幾分鐘,即74分鐘收起史達寧後,沒有了他在前線快放和接應卡尼,讓克國更為放心壓前,後防即險象環生。因為卡尼搶到第一點,也再無人能接應,結果克國輕易又再截球反擊,控球率一度去到近七成,令英軍體力消耗更大;情況其實就似比利時對法國,盧卡古的困窘,結果完全無力進攻。

比起中場薄弱,三中堅的問題一樣大。哈利馬古尼空中戰一流,但身重欠速度,只能獨善其物,史東斯也有近似問題,令修夫基的三中堅餘下席位要起用夠快的基爾獲加;可是慣常司職右閘的他,移入中路就暴露位置感欠佳的問題,尤其是捷比亞體力下降,或者回防不及,這缺口就更大。比起昔日的泰利和里奧費迪南,獲加和史東斯這對曼城孖寶,不止火喉差得遠,默契也遠遠不及,輸孤寒波和回傳都令人抹一把汗,如非比克福特神勇,克國根本不用加時已勝出。

我一直希望英軍可多用艾歷戴亞及人稱「龍虎切」的路夫斯卓克,前者比起基爾獲加,速度不及但位置感好太多,也有遠射腳頭;後者比起拉舒福特,比較不會低頭死去,以致太易失波。克國其實真的有疲態,蘇巴錫失第一球明顯是未從拉傷中復元,拿傑迪錫(賽後才知道原來他賽前一晚發燒)和文迪蘇傑也如是,就連莫迪歷也再難如之前贏俄羅斯一仗般,跑足120分鐘;只是英軍在有體力時沒有毅然進襲,反而因早早領先而大意輕敵,結果節奏盡在克國手中才想反擊,已經太遲,才讓對手可在下半場和加時入波反勝。英軍最後全場11射一中,克國則是22射7中,而且角球竟是4對8,以英軍明知自己的角球佔巨大上風,卻沒有不斷落底博角球,反差如此大,反映了兩軍的戰術差距。

卡尼很大機會成為神射手,可是比起前輩連尼加和舒尼亞,甚至是全盛時的朗尼,其把握力及跑位都要仍要學習,幸好這位三獅隊長才24歲,還有大把進步空間。有英國傳統柱躉式中鋒身材,射術也不差,比起在球會熱刺,就是因為英軍欠了如基斯甸艾歷臣的角色,結果卡尼在最後20分鐘,不斷要回中場搶波,加上防守時也要跑回禁區,還怎有力去進攻?英媒單單放大了他的越位波或腳頭無靈,為何不怪中場支援太少,幾好波也獨力難支?

無論如何,修夫基憑U21教練出身的經驗,擅用年輕球員,發掘出碧福特這好門將,令英軍打破互射12碼的魔咒,已是極大功勞;在換人和佈陣上太過保守,甚至說得上是僵化,與大賽領軍經驗不足有關。英國《電訊報》賽前以邱吉爾來吹捧修夫基,未免吹捧太過;不過,修夫基選人不重名氣,因材而用,將現代化訓練融入英軍,最後入到四強,絕對是超額完成了。

每過幾年,又有新的黃金一代湧現,今次世盃,退下舞台的是阿根廷、葡萄牙和烏拉圭的一代,至於比利時、法國、巴西、德國和英格蘭等,未來仍大有可為。要是卡域克年輕幾年,有他在英軍中場坐鎮,肯定可以去得更遠,但在把握力和防守的默契上多鍛鍊,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今次未有入選的阿歷士張伯倫、韋舒亞或者拉爾拉拿等球員,也可望復元或有足夠狀態後,再次挑戰23人大軍,令整體攻守更平衡。

平心而論,這支英軍的人腳和經驗,能夠打入四強,甚至有望比1990年那支英軍更成功──如贏比利時得季軍的話,已絕對喜出望外。我喜愛修夫基的用人和領兵方式:輕裝上陣、團結一致、平實致勝,都符合現代足球的要求;部份如換人或用人上的瑕疵,需時磨練,47歲不算老,領軍的經驗卻不夠多,只要認清英超成功不等於英格蘭成功的事實,務實去制訂陣容,很快就可以捲土重來。幼獅要成長,必先由深谷奮起,重爬上山巔才能成森林之王。下屆歐國盃由多個國家共12個城市合辦,四強和決賽已定於溫布萊舉行,屆時有主場之利的英軍,目標應該是比1996自家舉辦的歐國盃踢得更好。比利時的「雙教練」方式值得借鏡,修夫基何不考慮找舒利亞幫忙,指導球隊前場球員,齊齊靜待雄獅成熟時?

原文刊在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