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調查指湯渣成廚餘之冠 港人日產450公噸 佔家居廚餘4成

調查指湯渣成廚餘之冠 港人日產450公噸 佔家居廚餘4成

煲一份4人份量的清補涼,會産生出大堆藥材廚餘。

(獨媒特約報導)「食德好」與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進行調查,推算出港人每日煲湯90萬次,製造450公噸湯渣廚餘,佔全港家居廚餘近4成,比率最高。食德好項目主任吳嘉晉認為,市民低估了家居廚餘的狀況,促請政府加強教育,做好源頭減廢。

調查於2018年3月至4月在全港18區以隨機抽樣形式,收集了603份問卷,當中發現超過6成受訪者以為工商廚餘比家居廚餘多,但根據環境局數據,港人平均每日製造超過2,300公頃家居廚餘,佔整體都市廚餘量65%,當中98%會被運送到堆填區。吳嘉晉指,一般人在外用餐見到鄰桌有剩食,就以為廚餘很多,忽略了在家中倒掉的食物和家中垃圾桶的容量之大。

藥材湯製最多廚餘 營養師:食清湯渣更有營養

調查又發現,4成受訪者家中廚餘主要來源是湯渣,其中最受歡迎的藥材湯,例如清補涼、淮山杞子湯産生最多廚餘,累積廚餘數目260克。吳嘉晉指,藥材湯需要大量材料,如淮山、杞子、粉葛,市民較少食用。

其次産生最多廚餘的是瓜湯和菜湯,食德好稱,很多市民不會吃已經煮至溶爛的瓜類和變硬的瘦肉,亦有人認為當中的菜類營養已流失到湯中,因而不吃掉湯渣。

營養學家伍雅芬解釋,飲湯要食湯渣才可吸收營養。她舉例蕃茄薯仔湯中的蕃茄,加熱後釋放更多茄紅素,吃菜湯中的菜可吸收纖維,瓜湯如冬瓜、節瓜瘦肉湯中的瓜類有利尿、去水腫的功效。

環保家務助理謝想珍建議,盡量選擇可以食光食材、製造較少廚餘的湯款。她推薦素蕃茄瘦肉湯,只會製造少量的蕃茄皮廚餘。她又指會花心思準備瘦肉,加少許調味並切碎,連小朋友都會把湯渣吃清光。伍雅芬提議,以腰果、粟子取代肉類,亦可有清甜效果,減少廚餘。

食德好項目經理袁德志指,現時香港的家居廚餘回收計劃落後,所以努力源頭減廢,比思考如何處理廚餘更具環保成效。

作為家務助理,謝想珍指看到家居廚餘問題嚴重,「好多時候會因為食厭咗碟餸所以扔」,亦指出一些僱主會不斷買生果,「未食晒都照買」,最終壞掉。她建議市民多花心思研究菜式,如蘋果煲湯、橙皮炒蛋等,減少製造廚餘。她亦補充,鄰舍可以發揮互助精神,配合時間一同買餸,以免遇著促銷購入過多食材。

DSCN2713

家居廚餘回收落後 教育不足市民誤解多

7成受訪者指若社區推出中央收集廚餘計劃,願意配合在家中進行進行初步廚餘分類;而不願意的3成受訪者則憂慮家中空間限制、沒有相關習慣和會引起衞生問題。

吳嘉晉指港人對廚餘回收有誤解,「其實廚餘回收可以是密封、無味道、安全」,不了解的人可能從未經過、見過廚餘回收設施,認為這是香港缺乏教育相關知識所致。

吳嘉晉促請政府推行廚餘回收,並建議政府透過食物捐贈減税,減少第一層的食物浪費。吳亦建議爭取分區廚餘收集,從中教育市民源頭分類及減廢,又希望商户減少單一貨品捆綁銷售,「促銷個陣可以考慮將買一送一優惠轉移到其他食物,如買菜送瓜等等」。

記者:梁天心、陳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