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市場,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市場,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在臉書見到一個民間團體的朋友寫她和街坊去搵樓租的經歷。街坊找到一個價錢尚可接受的160呎單位,但佢居然覺得自己一個人唔值得住咁好。因為,有些人一家4口都只係住100呎而已。朋友呆了一呆,對這個社會將人的思想感情扭曲至如此地步,感到很難過。

隨著樓價和租金升到癲,港人生活艱難唔在講,像那個街坊一樣,在畸形的住屋市場下,心理和價值觀遭嚴重扭曲者,相信也數不在少。「豆腐潤」咁細的單位動輒賣幾百萬,能夠上到車已經要還神,但咁細點住呢?香港人靈活變通,當然會想辦法盡用狹小的空間,電視久不久就有節目教人住蝸居點樣住得好,花十幾廿萬裝修變出酒店式住宅的享受,並因為懂得委曲求全而感自豪。所謂習非成是,不止如此,往往更迫使人用一把不合情理的尺去審己度人——例如忘記人有要求適切居所的住屋權——做成原本不應該有的(家庭)糾紛。

情況類同一間食店,由於租金高昂,為了維皮,只有放盡量多的檯凳。檯與檯之間距離很近,客人容易碰撞而起爭執。有不愉快事件發生,事主通常歸咎於撞到自己的人,而不會追究遠因或禍首——為何社會容許租金升到如此不合理的地步,使店主用盡每一寸空間,間接剝奪食客可於較寬敞地方進餐的可能?

當然,有些人會不屑地說:鬼叫你無錢呀?有錢你包起成間餐館一個人食都得添!(正如有人會說:有錢咪唔駛住劏房或買蚊型單位囉)而這種想法正正就是習非成是的例子。在這些人心目中,並無適切的居住或使用權概念。有人願打有人願捱便是。相信包括很多高官和商賈在內,他們心裡就只有所謂自由市場。他們要求政府盡量不設限,任由市場自我調節,達至最有效分配資源的效果。但所謂有效分配資源到底為何?若所謂有效是分配到少數人那裡(看香港有多貧富懸殊),追求這樣的有效來幹麼?

市場至上者到底是真不知抑或扮不知,市場的信息會再教育、再生產和再模塑社會大眾的想法,在囚徒困境的心態下,人會認命,甚至鬥快認命,接受更差的待遇——因為越遲接受主流玩法越吃虧。是,路是他們自己揀的,崇尚放任市場,總會說尊重人的選擇自由。但選擇有很多種,被迫削足就履,勉為其難的苟活,都是那些付不起高昂租金的人自己揀的。以尊重人的選擇為幌子,無視議價能力(經濟權力)上的巨大差異,使早上車者佔盡上風,使越多資產者越有利,只會合理化地產霸權的掠奪性商業行為。

市場至上者從來不會問,香港的樓市奉行他們那一套多年——無租管、無懲罰性空置稅和增值税,還任由特權階級霸佔官地——不扭曲市場成為金科玉律,但明明有這麼多人的居住環境如此不堪,其指導思想及其倡議者(包括主流經濟學者)到底有多少責任?到底去到甚麼田地,放任市場經濟的支持者才會承認失敗,才會同意範式轉移,追求市場、政府和社會的均衡狀態(不等於行大鑊飯那一套),而不再假市場自由之名向權貴階層輸送利益,從而讓社會上無殼蝸牛活得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