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茶餐廳的滄桑

茶餐廳的滄桑

沙田瀝源的榮樂茶餐廳,老闆一家要退休,轉手經營,到底會變成甚麼模樣,暫時未可料。

早前路過坪石,見到金華茶餐廳仍在,但裝修過後,面目全非,似乎和金記冰室走上同一條路:除了那個用了半世紀的名堂,還有甚麼——例如食物的味道、款色或經過歲月洗刷的裝修和布置——保留下來呢?

1

近年興本土和懷舊,像瑞士咖啡室,便加入很多老香港的設計元素。但不管這些茶餐廳怎樣消費本土情懷,有一樣東西是無法模仿得到的——就是歷史做成的印記。像榮樂店內一塊巿政事務署的告示,任何食店都可仿製,貼到牆上,但這複製品再以假亂真,始終沒有四、五十年歷史,亦沒有和周遭一磚一瓦,一檯一凳有機融合過,讓一個心靈敏感的人透過觸摸實物而接通過去。

其實像中國冰室、美都餐室和鴻運冰廳餅店,她們的奶茶和食物都不特別可口,受注目大抵是因為保留著幾十年前的裝璜,置身其中,猶如和過去的人同處於一室之內——領展和市建局其中一個可惡之處,便在於肆意剷除香港文化和歷史的根,奪走後人走進時光隧道的機會。

2

做一個旅人(而非遊客)的目的也差不多,都是闖入陌生的時空,體味人家的生活和歷史。但做旅人不一定遠赴外地,在香港也可以,例如到彩虹的鑽石冰室走一趟。她店內的裝潢似乎也翻新過,但保留用一種在香港極少見的檯和凳——用生鐵和實木裝嵌而成,重量非輕。這些材料反映幾十年前的人一套重視物件耐用性的價值觀。茶餐廳用這種檯凳,意味她們打算做生意很久。襟用是重要考慮。相比之下,現今打開門做生意,就算在屋村,隨時都有可能被領展迫走,用的物料自然不必太耐用了。

3

茶餐廳本是平常事,像太子金華冰廳、長沙灣的新華和金園茶餐廳,有自己出爐的麵包和散發一室的香氣,以往很常見。但隨著業主瘋狂加租、重建或東主後繼無人,舊式茶餐廳一年比一年少,物而罕為貴,茶餐廳也變成有保育價值的活化石。

(順帶一提,以往蘇屋村的杜鵑茶餐廳門外有地方擺幾張檯,撐起幾把大太陽傘,那種悠閒的風情恐怕不容易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