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東大嶼填海:風險過高 「基建泥沼」

東大嶼填海:風險過高 「基建泥沼」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收集公眾意見活動仍未完結,林鄭月娥已急不及待,聯同其一眾司局長班子,到處帶頭宣揚「一定要填海」,更強烈地表示不須等待小組工作的結果,今年施政報名定必提出具體計劃。一眾親建制的智庫有見及此,紛紛出頭為其「撐場」,附和之聲此起彼落,其中又以「東大嶼都會」 – 一個在大嶼山以東、港島以西的交椅洲為中心,填海1,000公頃人工島的超大型基建 – 為最多次被提及,然而因其規劃之大、影響之深遠,亦最備受質疑。

在此容我再向各位強調一次,東大嶼都會是一個「填海」工程。因為過去環保觸覺所接觸的大眾,不少都誤會東大嶼都會是簡單地在「大嶼山東面」挑選某地方開發新市鎮而支持,卻對提議其實須於離岸3-5公里的中部水域,耗人力物力運沙填土,造出一個島來安置70萬人一事,並不清楚。不完全了解計劃,自然的是未能對於工程在大海中央填出人工島,背後真正的風險和成本作充分考慮。因此環保觸覺聯同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任憲邦博士,重新檢視了東大嶼都會的填海概念,評估整個項目成本、風險、必要性,希望市民可在全面訊息下才作出決定。

造價高

不難想像要每日運輸數十萬計人口進出人工島,多條公路、鐵路是不可或缺。參考政府文件及經專家分析,為了計劃當局最少需要興建七條輔助交通基建,或隧道或高架橋,連接交椅洲至北大嶼山、西九龍、港島西及喜靈洲、梅窩等地。用地圖工具量測出各路綫大約走向及長度後,再以過去工務工程如沙中綫(鐵路)、赤鱲角至屯門連接路(隧道)等作造價基準,估算出單是興建交通接駁所花的成本已高達3,000億元。如加上填海部分所需的開支約1,200億元,連同島上如水、電、通訊之類一般市區所需基建約500億元,即總成本為4,600至4,700億元左右,比起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機場三跑道系統的成本總和更多。一旦成事,東大嶼都會勢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基建工程。

規劃風險

有一派工程支持者對造價過高的回應是,因為工程期長達十數年,分開每年的支出僅數百億,富裕的香港「俾得起有餘」,造價總額再高不是問題。這說法仔細一想,其實與健身中心的推銷員,說服人去以每月供款形式,花費鉅額購入終身會藉的手法無異。背後不得不小心考慮是風險問題。

東大嶼都會的工程年期數以十年計,而為推動計劃,當局更有意同步進行人工島填海及交通接駁工程,加快進度。即如此,工程成了一個不能停止的項目,俗稱All or Nothing:一旦發生意外無法繼續的話,發掘至一半的隧道只是無用之物、在海中央填一半的海島也只是一坨泥巴;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壯士斷臂」,因為人工島缺了隧道不能運作,而隧道缺了人工島則不知通住何處。當這一大抽捆綁式工程展開,「不可斷尾」的壓力就年年月月懸在政府頭上,每年數百億的投資不能停之餘,無論其他社會範疇如醫療、教育開支再有迫切需要,屆時都只可「自己諗掂佢」。

想真正了解投資風險有多大,不能只聽推銷員的甜言蜜語,看看其他地方類似「跳出框框、未來城市」等宏大建設理想的下場亦可作參考:富如中東杜拜,在2003年提出一個以世界地圖為設計概念的The World人工島群,終在開始後僅5個年頭,即因經濟考慮而被迫停頓近10年;又如經常被支持者掛在口邊的南韓新萬金計畫,自2012年起以「自由經濟特區」作招徠,惟長期的招商似乎未見明顯成效,除了海堤完工,填海得出大片的土地目前仍然是一片空蕩蕩,惟為了維持項目仍有待政府隨後數十年持續投入兆計韓圓的資金。向港人提出東大嶼都會計劃的人,相信有必要向港人解釋不會重蹈人家覆轍的理由吧。

環境及公共安全風險

作為環保團體,除了東大嶼都會將透支未來的公共開支之外,亦深切希望提醒公眾工程的環境及公共安全風險問題。特別是過去5月份香港連續多天的酷熱天氣,近月在日本和歐洲的異常雨災及致命熱浪,其實都在叫人不要忘記「氣候變化」是實實在在日益惡化中,絕非危言聳聽。

東大嶼都會人工島位於中部水域,全島數十萬人口依賴數條道路進出,極易斷絕於外界而成為孤島。同類規模及規劃在國際間前所未見,相信是因為稍有常識的人都了解隨極端天氣出現的次數增加,確實保障人工島上居民安全實為莫大難題。尤其早有科學家研究指出在本世紀末,海平面有機會在珠江三角洲上升達1.2米,對香港和澳門可帶來災難性泛濫,萬一有需要疏散島上居民到香港或大嶼山,將會是「不可能的任務」。當然現代科技有方法以工程手段,例如增高填海土地的水平、增加泵房等設施來應對,只是這等等均招至日後巨大的經常維護開支,令本已是天文數字的東大嶼都會建設成本添加一大筆負擔。對這許多實際的疑問,從未聞支持填海的智庫認真具體向大眾說明。

總結來說,東大嶼都會這般超大型基建的提議,重點從不應在宣傳短片中幻想世界有多美好,而是在其往往過份樂觀、脫離現實。公眾又不妨回顧今天香港,多少個過去一眾官員建制以遠大宏廣的口號去叫人支持的工程,不約而同地出現的腐敗問題?如港珠澳大橋的東西人工島海堤崩潰、人工島口岸的「漂移」、廣深港高鐵的超支延誤、以至連民生工程的沙中綫都被揭偷工減料、沉降、隱瞞醜聞,許多個慘不忍睹的實例尚歷歷在目?俗話有云「被呃第一次係對方錯,第二次就係自己蠢」,衰心希望市民擦亮眼睛,不要被甜言蜜語一再騙倒,切勿支持一個比以上工程影響更甚更遠的假大空項目,陷香港未來下一代於「基建泥沼」中。